健康養身★冷氣團來襲 心血管疾病患者當心

冷氣團來襲 心血管疾病患者當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變冷了!許多民眾今早起床發覺涼涼的,氣象局指出,入冬首波冷氣團報到,氣溫驟降近10度,愈晚溫度會愈低,可能下探13、14度,這一周全台天氣都是濕冷。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者,早晚務必量血壓,並按時服藥、注意保暖,若有胸悶、頭暈等情形,應就醫調藥。

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兆啟表示,有別於前二天穩定晴朗天氣,大陸冷氣團來襲,各地氣溫明顯降低,當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如中風、心肌梗塞。

天氣急遽變化,林兆啟指出,尤其年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如有突然胸悶、胸痛、頭暈、頭痛等症狀,應就醫調整藥量;若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盡速就醫。

林兆啟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做好規律服藥、早晚量血壓,以及保暖,除了注意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外出記得戴帽子及圍巾,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則要避免太早出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46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成癮物之一,許多人開心也喝酒,不開心也喝酒;而酒作用在人體因可抑制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類似安眠鎮定之作用。然而,飲酒過量將導致肝臟負擔,長期喝酒會導致胃炎、胰臟炎、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以及神經與心血管等系統的病變,不得不慎。世界衛生組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余秝潾報導)時序進入秋冬,在這季節變化時,異位性皮膚炎極易好發;皮膚科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會反覆發作,皮膚的微生物群落失衡扮演關鍵角色,至於要對抗異位性皮膚炎,穩定病症並降低復發率,首要做好皮膚的保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王國憲主任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因基因異常、周圍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患小心失明危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共有3億6千萬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失明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25倍。眼科醫師表示,長期高血糖狀態容易導致身體各器官功能失調,許多糖尿病患身失明危機而不自知。飲食型態改變,據統計,國內糖尿病患者高居十大死因前四名,全台糖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不動,會導致血液滯留下肢靜脈,引起腿部腫脹、疼痛及皮膚變褐色;若血栓脫落流入肺部,恐引起肺栓塞,嚴重甚至導致休克而死亡。醫師指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在臨床上很常見,提醒民眾千萬不要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以免發生致命危險。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