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冷氣團發威温差大 這些人禦寒措施沒做好恐心臟病發

冷氣團發威温差大 這些人禦寒措施沒做好恐心臟病發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近2年來,最強一波冷氣團報到,這幾天許多平地低溫還不到10度,急診及心臟科門診發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患者明顯增加,醫師提醒,不要因為擔心感染武漢肺炎或流感,而沒有定期就醫回診,如果未能規律用藥,恐提高致命風險。

 

年假後半段到收假日氣溫一路溜滑梯,年初三開始(1月27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天氣逐漸轉冷,年初五(1月29日)起已經到了寒流等級,且日夜溫差極大。

 

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冬天原本就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急重症好發的季節,關鍵在於血壓升高,因為天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不穩、上升。

 

王宗道建議,中老年人應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早晚均需測量,最好各測量2次,中間隔10分鐘,等於1天量4次血壓,這樣數值才較為客觀、準確。一般建議,血壓應低於140/90,如果血壓超過180/110,就應立即就醫。

 

王宗道說,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應該規律用藥,因為冬天血壓數值偏高,建議回診,醫師評估後增加藥物種類或是劑量。如果覺得胸悶、胸痛,就應趕快就醫。

 

王宗道指出,這兩天就有兩名固定回診患者突然心肌梗塞,被送至醫院急診,病情危急。提醒中老年人,應該注意保暖,並測量血壓、規律用藥,更別因為擔心武漢肺炎感染,而未回診。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呼籲民眾面對氣溫下降,一定要避免大吃大喝,或情緒起伏太大,並加強保暖。

 

尤其是長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天從起床到外出,均應重視保暖,這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適時增添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務必做好禦寒防護措施,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

 

有心臟病史的民眾應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王英偉指出,如有出現心臟病的徵兆,像是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立即就醫。

 

另需留意中風症狀,記住「F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力氣(Arm)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儘速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第二型糖尿病人有越來越年輕化的現象!臨床上就有一名國中生,BMI已大於30,進一步就醫檢查,竟發現他已有脂肪肝,而且還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表示,第二型糖尿病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高出二至四倍之多,這麼年輕就有脂肪肝和糖尿病,恐使心肌梗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罹患結核病後只要治癒就能終身免疫嗎?生策會結核病研究團隊分析國內健保資料庫,長達15年共18萬人就醫資料,結果證實,結核病人痊癒後,再次感染結核病的風險增為一般常人的8.7倍,非終身免疫!一名40歲中年男子於3年前感染結核病,經過6個月標準藥物治療後完治後,近期卻又出現咳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腦性麻痺孩子均有運動神經障礙並伴隨其他障礙,因此稱為多重障礙,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其中大約有二成五的腦麻兒智力正常,甚至會有優異的表現;家長只要能加倍的關心與耐心對待,並給予不斷的復健運動,在未來的歲月中,腦麻兒仍然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為你的生活添加許多歡樂及笑聲。腦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日本腦炎流行季節即將來臨;台南市衛生局提醒,目前疫苗接種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家長應儘速帶尚未接種疫苗的嬰幼兒前往接種,至於成人若因工作有感染之虞者,也可自費接種,以增加保護力。台灣日本腦炎流行季節主要在5月至10月間,高峰期常發生在6到7月,但是天氣逐漸暖化,使得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