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十大死因癌症居首 定期篩檢來預防

十大死因癌症居首 定期篩檢來預防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2017年男性十大死因排名前5名分別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可見得癌症、慢性病與心血管疾病對於男性的健康影響甚大!其中癌症可以透過定期篩檢來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就能降低死亡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主因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引起。

心血管疾病風險 男高於女

烏日林新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古育瑄表示,男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於女性,且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有近半數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如果長期血糖超標,會引起心血管併發症、中風、失明、截肢、洗腎,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大幅增加死亡風險。

癌症連續36年蟬聯十大死因第一名,身為家中支柱的男性,有些人對於癌症篩檢會因忙碌工作怕麻煩或逃避的心態,而拒絕接受檢查,直到有其他明顯症狀出現才就醫,癌症病程可能已經第二期以上,臨床證實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提高治癒率與預後。

大腸癌篩檢簡單 快速、非侵入性、無痛安全

古育瑄醫師強調,大腸癌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許多民眾以為只要沒有症狀,肉眼沒看見出血,就不需要做大腸癌篩檢,但早期並無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來提早發現大腸癌及瘜肉,再加上大腸癌篩檢與其他癌症篩檢相比更簡單,只要將採便管帶回家自行取樣微量糞便樣本,帶回醫院或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3週後就能知道結果,屬於快速、非侵入性且無痛安全的篩檢工具。

呼籲男性族群培養正確的生活型態、定期接受篩檢,可以有效預防癌症,更要均衡飲食、作息規律、適當運動,遠離三高疾病才是健康關鍵!如果發現身體出現異狀時,建議提早就醫檢查,接受專業醫師的諮詢與評估,才能真正找出問題並及早改善。

30歲以上嚼檳榔、吸菸者 每2年可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

男性朋友可透過八月關懷男性健康月活動,配合國健署推動的免費四癌篩檢。男性朋友有大腸癌、口腔癌篩檢可選擇,50歲至74歲的民眾每2年一次可接受糞便潛血篩檢,早期揪出大腸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或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的原住民,每2年一次可接受口腔黏膜檢查,遠離口腔癌風險。有癌症相關家族史的民眾,更不能輕忽癌症篩檢的重要性!

八月起凡男性朋友於上午8時30分至11時30分至烏日林新醫院接受口腔癌、大腸癌篩檢,加碼提供免費的尿糖與尿蛋白檢查,更能參加抽禮券活動,以及限額一百名的血脂肪(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低密度膽固醇)、糖尿病檢查(飯前血糖、糖化血色素)。(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葉姓女士,五十多歲、初診病人,有高血脂病史,因視力模糊及老花至眼科求診,經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眼科陳家祿主任檢查,葉女士的矯正視力、眼壓與血壓皆正常;進一步進行免散瞳眼底攝影檢查,發現其單側視神經盤有局部異常凹陷。經液晶透鏡電腦視野機與眼部光學斷層掃描機檢查後,發現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3歲陳先生因這幾個月常晚餐後就在沙發上打起瞌睡,假日老婆想找他出去戶外走走,但先生卻託辭說很累,體重也持續上升且體型越來越「中廣」,進而被老婆拖至奇美醫學中心看診;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聽完老婆抱怨後,從陳先生抽血數值發現,其確實睪固酮數值低下,經整體評估,給予適當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年76歲的楊德雄,10年前罹患糖尿病,每3個月都會定期回診追蹤。平時重視養身、食療的他,2年前,因兩個月內瘦了兩公斤,回診諮詢糖尿病主治醫師,透過抽血合併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竟發現罹患C型肝炎,肝指數偏高並合併肝纖維化第三期。楊先生緊張不已,甚至嘗試了各種偏方治療、食療...

閱讀詳情 »

1名21歲女大生因為臉上冒出1顆中度丘疹型青春痘,原以為只是毛孔阻塞、毛囊發炎,使用含藥痘痘貼後,應該就可以消腫、改善發炎,沒想到卻越貼越腫,嚇得她趕緊就醫。許多人冒出青春痘後,總習慣使用痘痘貼,不過,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並不是所有情況都建議使用痘痘貼,如果處理不當,反而容易引起發炎、色素沉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