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國最怕時差來掃興!捨棄飛機餐、多喝水可預防?

暑假旅遊旺季即將來臨,今年準備拜訪哪一個國家呢?出國旅行好好玩,但最怕遇到時差造成身體疲勞,邊逛景點邊恍神,尤其若在當地有自己開車的安排,危險警戒還會升級。對此,營養師建議試試短時間的「斷食法」,不吃飛機餐、多喝水,或許可以有助擺脫時差困擾喔!

出國最怕時差來掃興!捨棄飛機餐 多喝水可預防?

睡眠差、壓力大 長途旅遊常犯時差症候群

黃曉彤營養師表示,「時差症候群」主要發生在跨時區旅行或洽公的人身上。症狀包括失眠、日間倦怠、頭痛、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食慾不振、胃腸不適等。一般來說,原本有睡眠障礙或是生活壓力比較大的人,受到時差的影響也會比較大;此外,時差症候群的症狀嚴重程度、持續時間等,也與個人敏感度密切相關。

出國最怕時差來掃興!捨棄飛機餐 多喝水可預防?

「時差症候群」主要發生在跨時區旅行或洽公的人身上。症狀包括失眠、日間倦怠、頭痛、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

克服時差困擾,斷食法也有效?

如何才能減少時差對身體帶來的影響,進而讓人在長途飛行後,盡快進入快樂遊玩的狀態,並在歸國後快速擺脫旅途疲勞,神采飛揚地繼續為未來打拚?

自古以來,人們依循著地球和太陽之間的運行關係,生理很自然地以光線為基礎,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然而,美國的研究團隊卻在老鼠實驗中發現,除了一般人熟知的「生理時鐘」之外,動物的腦部內還有一個「進食時鐘」,只要控制飲食時間,就有機會改善時差的問題。

出國最怕時差來掃興!捨棄飛機餐 多喝水可預防?

搭飛機時多喝水,可以預防身體脫水和減少時差困擾。

若將此研究成果套用在人身上,黃曉彤營養師表示,研究人員認為,抵達目的地前,透過大約16小時的斷食,只喝水,就能幫助身體重新設定生理時鐘,緩和時差的困擾。這也意味著,想要預防時差症候群,即使機上有供餐,跳過不吃可能比較好喔!

大量喝水防止身體脫水 咖啡和酒Out!

至於喝水與減少時差之間的關係,是因為機艙內乾燥,若不吃東西又不喝水,身體脫水會讓時差的症狀變得更明顯;反之,大量補充水分,則可以舒緩口乾舌燥的不適,並且預防身體脫水。只是需注意的是,補水應以白開水為主,盡量避免飲用酒類和咖啡因飲料,以免利尿、脫水,甚至干擾睡眠。

預防時差症候群,你還能試試這幾招~

除了適度斷食和航程中大量飲水之外,黃曉彤營養師表示,出發前2、3天開始改變睡眠習慣,若是要向東飛行,可根據目的地的時差,往前提早睡眠時間;若往西飛行,則將睡眠往後延。出發前幾天包含飛行當日,盡量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含咖啡因飲料及酒精性飲料。抵達目的地後,早餐及中餐多選擇蛋白質食物,晚餐則多吃澱粉類食物。這些方法都有助預防或快速改善時差的困擾,下次不妨試試看吧!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78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去年適逢龍年,生育率高漲,據內政部統計,101年共有23萬4599位龍寶寶誕生。隨著新生兒增加,產後憂鬱人數也相對提昇,醫師提醒,7至8成的新手媽媽在產後3週內情緒特別低落,但家人如果沒有充分關懷,10-15%會有產後憂鬱症,這時若不就醫治療,對媽媽和寶寶都會造成一輩子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6歲前的嬰幼兒,因邏輯、抽象學習等能力仍不足,多仰賴肢體與器官等感覺學習,尤其嬰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較易受到教養、環境等因素影響,甚至當感覺統合失調時,也會成為嬰幼兒情緒不穩的關鍵。父母在與嬰幼兒接觸時,通常會有較多的肢體動作,像是擁抱、親吻等;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58歲的男性患者,最近幾個月來,在左側鼠蹊部發現1個約2公分的棕色斑塊,當時以為是老人斑而不以為意,後來斑塊發生抽痛的感覺,至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診斷後,確診為惡性皮膚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梁仲斌表示,由於患者鼠蹊部的棕色斑塊的邊緣呈不規則形狀,懷疑不是一般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成功控糖30年的前總統李登輝,為響應糖尿病弱勢病友募款,拋磚引玉捐出親筆落款磁盤做為義賣。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表示,糖尿病友積極使用胰島素,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避免併發症風險,但世界上有許多因當地欠缺醫療資源,無法積極控制的病友,透過這次義賣,希望帶動民眾支持糖尿病友的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