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咳痰悶喘症狀 小心恐是肺阻塞

出現咳痰悶喘症狀 小心恐是肺阻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COPD過去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但因病名太難記,去年底正式改名為肺阻塞,簡單說,就是因肺臟長期接受抽菸或空氣的有害粒子,造成呼吸道發炎性反應,患者會出現咳、痰、悶、喘等症狀,嚴重甚至肺功能喪失,呼吸困難,不得輕忽嚴重性。

肺阻塞易被忽略 多數人發現已重度

世界衛生組職統計,全球每10秒就有一人死於肺阻塞,且流行病學調查推估,台灣40歲以上患中重度COPD者占5.4%,約有64萬人,但實際接受治療僅24萬人,顯示多數人都等到極重度時才發現,但都為時已晚,尤其抽菸和PM2.5污染是埋下肺阻塞的危險因子,也使得肺阻塞變成高盛行率、高致死率及高共病率。

將醫院分一類二類 強化病情掌控

為了使肺阻塞治療更全面,衛福部推動新的照護模式,將醫療院院所分成第一類及第二類,當急性肺阻塞發作時,送至第一類醫院救治,穩定後則就近送至住家附近的第二類醫院進行慢性管理;彰化醫院胸腔科主任黃伊文指出,衛福部彰化醫院已核定為COPD第一類醫院,透過和第二類醫療院所聯手照護患者,強化病情掌控。

遠離肺阻塞 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檢查

目前彰化醫院已完成COPD團隊的建置,包含四個胸腔科醫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等,必要時負責進行肺復建、心理輔導等服務;黃伊文呼籲,像是40歲以上抽菸者、長期曝露在粉塵環境的砂石業等從業人員,都屬於高危險族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應盡快就醫檢查,若在輕度或中度時能確診,更能加強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一、 1、早喝鹽水如參湯,晚喝鹽水如砒霜。2、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3、一日一棗,長生不老 4、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5、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養生不健康二、 1、胡蘿蔔,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2、西紅柿,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3、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4、多吃芹菜不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踏入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但夫妻之間,難免會有意見不同、爭執等情況發生。那麼當發生衝突時該怎麼辦呢?敏盛醫院婦產科醫師陳保仁表示,雖說夫妻床頭吵床尾和,但在過程中,往往會變成爭論誰先引起爭端,或是誰比較「錯」,而搞得不可收拾。因此個人傳授夫妻面臨衝突的五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姿儀報導)近來,台灣社會發生許多令人遺憾的創傷事件,因而也會感同深受的對情緒產生影響。新莊仁濟醫院楊靖芸心理師表示,在創傷事件發生的1個月內出現的身心症狀,稱為急性壓力反應,通常症狀在1至2週內會逐漸減緩,若是症狀持續出現,可尋求心理衛生人員或醫師協助。每當社會發生重大創傷事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9歲的婦人,7年前罹患右側乳房乳癌,但由於害怕治療產生副作用,因此並未接受治療;但2年多後,腫瘤持續變大,並出現潰爛傷口,才進一步就醫治療。病患罹病期間,曾反覆中斷治療,最後在討價還價式勸說下,持續口服抗癌藥物至今,所幸病灶未再擴大。收治這名婦人的奇美醫學中心血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