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這6大症狀 當心比癌更致命的「疲球心」!

出現這6大症狀 當心比癌更致命的「疲球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般人想到「心臟衰竭」四個字,往往以為快要死去了,為了破除民眾這種錯誤迷思,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特別針對心臟衰竭發表「疲球心」別名,其傳達衰竭的心臟因不夠力,而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身體各重要器官的需要,因此比正常心臟腫大,但卻又疲軟無力,就像疲乏的皮球。

疲球心 死亡率高於國人常見癌症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俊立指出,心臟衰竭代表心臟受傷,所打出的血量無法供應身體所需,就如同疲乏的皮球,沒有彈性且疲軟無力,在台灣,心臟衰竭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為8天,死亡率高於國人常見癌症,5年內逼近50%,但由於心臟衰竭沒有特異性的早期症狀,導致國人不易發現,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因此提醒民眾,必須多注意心臟衰竭警訊。

喘、腫、累、咳嗽、胸痛、體重下降 疲球心六大症狀

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指出,心臟衰竭典型症狀包括「喘、腫、累」,剛開始患者正常行動時還不會感覺喘、呼吸急促,到了疾病中、後期,可能連休息都會喘。腫是指小腿水腫,按壓皮膚,皮膚不會短時間回彈,可能有凹痕。患者也會感覺容易疲累。

此外,咳嗽、胸痛、體重大幅下降等,也是心臟衰竭常見症狀。當患者出現咳嗽、喘、疲倦等症狀,常誤以為是小感冒,大約一半以上的患者是進入急診才知道患有心臟衰竭。

利尿劑、血管擴張劑 改善疲球心兩法寶

心臟衰竭只要及早治療,心臟還是有可能恢復正常功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表示,目前治療心臟衰竭藥物包括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幫助減輕心臟負擔,目前已有多項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患者按照醫囑用藥,有助改善症狀。

運動、飲食、水分攝取 也要特別注意

除了用藥治療,醫師也會開立運動處方箋,患者鹽分、水分攝取量與體重控制等,也要多注意。蕭成儀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患者一天水分攝取量應控制在1500cc-1800cc以內,每日鈉含量也要控制在2000毫克、5公克鹽以下,若心臟衰竭嚴重,鈉攝取量更要控制在1200毫克、3公克鹽以內。患者平常也要規律測量體重、排尿量、血壓,若發現異常變化,務必就醫,接受進一步評估、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年僅23歲的凱渥男模張誌軒於深夜運動後,突感心臟不適,暈倒在地,緊急送醫後,仍不幸死亡,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王宗道提醒,高血壓為主動脈剝離的重要危險因子,年輕人仍須定期量測血壓,瞭解自身血壓狀況。 藝人「小鬼」黃鴻升去年也因主動脈剝離而逝世,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圖文記者蔡岳宏、影音記者田柏升報導】一名年僅22歲青年,確診原發性高血壓,雖然先執行生活型態與飲食控制,但24小時血壓監測顯示仍血壓降不下來,長期恐對器官造成傷害。考量父母希望給孩子不用藥物治療的機會,醫師建議施行經導管腎動脈交感神經燒灼治療,術後在不用任何降血壓藥物的情況下,青年血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一億人,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作息。然而有一個疾病更可怕,每天都困擾著全球20億人,那就是睡眠障礙。在台灣約有700萬的人飽受睡眠障礙困擾,其中高達350萬人有睡覺打呼問題,不只會干擾旁人清夢,更可怕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找上你!老婆睡眠障礙就醫 竟是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療手術的進步讓麻醉需求日益提升,在傳統手術麻醉中,主要仰賴麻醉專科醫師經驗,因此部分開刀病患可能因麻醉深度不足,或是個體上差異,產生疼痛、躁動、甚至術中清醒而帶來極大恐懼感,大大影響手術進行與安全;抑或麻醉太深,造成生命徵象不穩定、延遲清醒、術後全身無力,對開刀體驗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