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3歲男模張誌軒送醫不治 主動脈剝離重要危險因子是它

23歲男模張誌軒送醫不治 主動脈剝離重要危險因子是它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年僅23歲的凱渥男模張誌軒於深夜運動後,突感心臟不適,暈倒在地,緊急送醫後,仍不幸死亡,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王宗道提醒,高血壓為主動脈剝離的重要危險因子,年輕人仍須定期量測血壓,瞭解自身血壓狀況。


藝人「小鬼」黃鴻升去年也因主動脈剝離而逝世,而年紀更輕的張誌軒,同樣死於主動脈剝離,令人震驚,難道這類棘手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


王宗道指出,高血壓是誘發主動脈剝離的關鍵因素,因此,主動脈剝離主要病患為血壓控制不良的中老年人,至於年輕人致病原因則以心血管結構異常居多,也就是「馬凡氏症候群」。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以年輕男性為主,特徵為高瘦、手指纖細且較長,加上高度近視,由於天生結締組織較為柔軟,以致於血管壁容易破裂,引發主動脈剝離


國內健保大數據分析,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罹患主動脈剝離的風險為一般人的10倍之多,如果又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且再加上連續熬夜,則致病機率就會更高。


王宗道指出,大部分年輕人幾乎不會測量血壓,即使量血壓,也只關心第1個數據(收縮壓),只要不超過130,就以為沒事,但第2個數據(舒張壓)也很重要,如超過90,就屬於高血壓,必須持續服用藥物。


在症狀表現上,急性主動脈剝離典型症狀為劇烈胸痛或背痛,宛如瞬間遭受強力撕裂,有些則較不典型,例如,腹痛、頭暈、嘔吐、全身軟弱、下肢無力等,容易延誤治療。


如何預防主動脈剝離?王宗道提醒,家族成員如有過主動脈剝離,或罹患馬凡氏症候群,就應提高警覺,定期測量血壓,養成均衡、清淡等飲食習慣,戒除菸酒,且生活作息正常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年後2個月復健科爆滿! 家政婦五十肩增生療法不卡關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國人所使用中藥材大多由中國大陸進口,為確保用藥安全,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自去年8月起,開始加強中藥材邊境抽驗;結果發現,在所抽驗的44批中藥材裡,有2批自大陸進口的黃耆總重金屬含量超出限量標準,這2批重達5290公斤的黃耆已遭到退運處分。(照片來源/取自衛生署網站)我國中藥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是美麗的寶島,好山好水,大家要好好保護!環保署為表揚國內推動環境教育績效優良者,並擴大環境教育影響力,特別舉辦「第1屆國家環境教育獎」評選活動,大林慈濟醫院代表嘉義縣民營事業參與評選,獲優等獎,也是入圍者中唯一一家醫院。大林慈濟除了對院內同仁進行環境教育,總務室同仁並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真正的五十肩不會痛!臨床上發現許多案例誤以為肩膀痛、無法高舉就是五十肩,誤用治療方式,結果造成延誤治療。復健科醫師表示,統計門診超過千名肩膀疼痛患者,發現真正有五十肩的僅佔1成,其他9成都是肩關節其他部位受傷,如肩峰夾擊症、關節囊退化、旋轉肌撕裂等,或是多重原因引起。台北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人生七十才開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松年大學今天舉辦中區各分校2012學年度聯合畢業典禮,包括彰基、豐原、柳原、草屯、和美等分校,共計70位博、碩、學士及研究班畢業生,共聚一堂,互相分享「活到老、學到老」的喜悅。松年大學是針對銀髮族所開辦,學員們可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