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切除腫瘤須做人工肛門? 腸癌專家新解

切除腫瘤須做人工肛門? 腸癌專家新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罹患大腸直腸癌人口有逐漸攀升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十多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柳營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醫師趙頌慈表示,包括遺傳、基因,以及飲食西化也是埋下罹病的危險因子之一,治療上,外科手術仍扮演重要關鍵角色,然而患者誤解切除腫瘤後須做永久性人工肛門,因而卻步不敢治療、延誤病情。

腫瘤離肛門口太近 得做永久性肛門

趙頌慈指出,對於罹患肛門癌的患者,永久性的人工肛門是目前外科手術的唯一選擇,但部分民眾認為人工肛門是要把原本的肛門挖掉後,做個永久性替代肛門,導致拒絕正規外科治療,因而延誤病情。趙頌慈說,人工肛門學名為腸造口,可分永久性和暫時性兩類,其中若腫瘤位置離肛門口太近,則需做永久性肛門。

術前同步化放療 肛門保留機會更大

趙頌慈進一步解釋,過去患者只能接受經腹部和會陰聯合切除手術,把肛門及直腸切除並建立永久性人工肛門,隨著醫學發展,透過術前同步化學、放射線治療,幫助腫瘤變小,加上手術的進步,提高了保留肛門的機會,但若為腫瘤併腸阻塞患者,因考量腫瘤近端的腸子已經水腫膨脹,恐有腸壁破裂風險,切除腫瘤後直接作腸道吻合,一旦術後癒合不佳,恐發生併發症,這時就得做暫時性人工肛門,以發揮保護作用。

趙頌慈提及,一些初期腸道吻合處有潛在癒合不良,或無法承受成形糞便通過壓力而發生滲漏風險的患者,也會作暫時性人工肛門,直到癒合,再進行手術關閉,糞便就可安全的從肛門口排出;只要維持良好營養,提升免疫力,降低術後感染,並促進腸道吻合處癒合,就可降低因滲漏再次手術以人工肛門替代的機率。

吻合處滲漏率比國外低 無癌五年存活率高

根據柳營奇美醫院的研究發現,351位患者中術後發生吻合處滲漏率為0.57%,比國外研究結果0.9%至3.5%低許多,經持續五年追蹤的研究顯示,無癌五年存活率有較佳;研究也指出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的患者比接受傳統剖腹手術的有較好的結果,此項研究成果也於今年六月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雜誌。

趙頌慈醫師表示,如何把腫瘤廓清乾淨、減少轉移及復發等,是醫療團隊手術中考量的第一優先,其次才考慮肛門是否保留;術前透過病患和家屬充分討論、考量患者身體狀況,才能減緩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承受的壓力,確保手術的成效與安全。

【延伸閱讀】

暑假KTV歡唱躲日頭 醫籲當心「金嗓進、倒嗓出」

打破荷爾蒙療法迷思 更年期女性不做「乾太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國三的女學生發現脖子單側異常突起,就醫檢查發現是甲狀腺結節,進一步穿刺後確診為惡性腫瘤。由於部分甲狀腺癌與遺傳有關,醫師建議父母及雙胞胎妹妹接受甲狀腺檢查,沒想到意外揪出妹妹也有甲狀腺癌,所幸兩姊妹及早發現與治療,手術切除腫瘤後復原良好,僅需定期回診追蹤。甲狀腺癌好...

閱讀詳情 »

別人每天早上都是雄糾糾、氣昂昂,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樣,為什麼有的男性早上起床,卻有「小弟弟」重頭喪氣,一直不「升旗」、精力疲乏,如同「香蕉男」的困擾?有勃起功能障礙的問題,不要諱疾忌醫,除了找泌尿科醫師幫忙,近年醫藥界也發現,有「陽光維他命」之稱的「維生素D」也是改善勃起功能障礙的利器! 勃起功能障礙...

閱讀詳情 »

憂鬱症一定是壓力事件所引起的?憂鬱病毒來勢洶洶,使憂鬱症繼癌症和愛滋病之後,成為世紀三大疾病之一。精神科醫師表示,現代人生活和工作壓力大,許多人誤以為憂鬱症是抗壓力太差所導致,但其實,愛當壓力Hold住姐、Hold住哥,更要小心憂鬱病毒蠢蠢欲動! 憂鬱症發作,壓力不是直接的病因 工作超時、人情包袱、...

閱讀詳情 »

「妳大姨媽又來囉?」有的女性月經來潮時,會感覺乳房脹痛、下腹疼痛、頭痛等不適,甚至會有亂發脾氣、情緒暴躁等情況,經常會帶給朋友或家人困擾,彷彿置身在「同樣的痛苦深淵」或「不定時炸彈」中。中醫面對以上的經前症候群症狀,有什麼妙方緩解?來聽中醫師怎麼說。 經前症候群,代表體內某些臟腑出問題了 月經來潮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