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初期症狀像腸胃炎!寧靜殺手「卵巢癌」徵兆、高風險族、必吃抗癌食材一次看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9月是「國際卵巢癌防治月」,而今天儂編就要來讓大家好好認識一下卵巢癌!在台灣有「寧靜殺手」之稱的卵巢癌發生率不僅逐年增加,更位居女性癌症死因的第八名,影響力不容小覷!不過為何卵巢癌有寧靜殺手之稱呢?卵巢癌又該如何發現呢?那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卵巢癌呢?以下就讓儂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卵巢癌的知識,身為女人都該好好注意筆記一下!

 

1.卵巢癌徵兆有哪些?

初期症狀像腸胃炎!寧靜殺手「卵巢癌」徵兆 高風險族 必吃抗癌食材一次看
source:health plus

會說卵巢癌是寧靜殺手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卵巢癌初期幾乎完全沒有症狀,有症狀出現後又易被誤認為其他腸胃道疾病,而延誤就醫時機,因此高達 75% 患者被診斷出來時,都已經是第三期或是晚期的階段了。不過這也不代表完全沒有提早發現的機會,假如你出現骨盆疼痛、下腹痛或胃食道逆流等徵兆,時間長達數周後延伸出背痛、體重驟降、呼吸困難及月經週期的改變,建議找醫生諮詢,進行一些像是骨盆內診,腹部或陰道超音波檢查,這些都有不錯的診斷功能。

  

2.這些人是卵巢癌高風險群!

卵巢癌的發生和荷爾蒙排卵因素有關,假如你沒有懷孕過、不孕,或是生育的子女數較少,都可能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另外,若你是月經太早來或是停經時間比較晚的女性、本身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是愛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肥胖族群,危險性也相對高。此外,假如你本身得過乳癌或家族有相關疾病史的女性,建議也可透過癌症基因檢測方法,例如BRCA基因檢測,預測罹癌的風險,必要時預防性切除,預防卵巢癌的產生。

 

3.女人必吃抗癌食材推薦!

不過就算不幸罹癌了,也不要感到絕望!近年來因為醫學的進步,其實透過標靶、化療,第三期的病人平均五年存活率約可達40%,提早治療存活率越高。不過預防勝於治療,雖然現在仍無可以完全預防卵巢癌的方法,但有預防總比什麼都不做好,現在就讓我們從飲食開始!

1.喝茶

茶類種類很多,而這裡建議大家每天喝 3 杯綠茶,因為綠茶含抗癌的抗氧化物及多酚類,會降低身體被自由基的傷害。此外也有研究發現婦女一天喝 10 杯茶會降低癌症的發生比率。

2.多吃豆腐、味噌的大豆製品。

富含「大豆異黃酮」的食物能夠保養卵巢子宮、提高排卵品質,例如:味噌、豆漿、板豆腐、毛豆⋯⋯等,都是攝取大豆異黃酮很好的食物來源。

3.每天都吃青蔥科的蔬菜:洋蔥、蒜、韭、青蔥

青蔥類食物所含的物質能刺激可中和引發癌症的自由基的酵素產生,內含豐富的皂素也會預防癌細胞增生。其中,大蒜是抗癌最佳食物,因為它含抗癌礦物質-硒,能刺激白血球的生成,及引發癌細胞自殺作用。

4.多吃菇類

多吃香菇、舞茸、松菇、靈芝⋯⋯等菇類可以刺激免疫機能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能活化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

編輯整理:林奕辰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子宮保健怎麼吃?40+歲女性步入高齡生產,營養師建議避開4大地雷飲食,牛奶也潛藏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總是瘦不下來、長出長毛?親愛的,你有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快去找醫生吧!

延伸閱讀:2020女性癌症Top10!8大警訊別小看,「傷口久未愈合 」、「體重莫名變輕」可能是前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37歲女子,因為甲狀腺囊腫,長期對生活帶來困擾,不僅吞嚥時有異物感,偶爾還有呼吸不順狀況,最後透過中醫治療2個月後,脖子外觀已恢復正常。中醫認為,甲狀腺疾病的罪魁禍首是不良的情緒,而且是女多於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表示,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率,男女...

閱讀詳情 »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在人類的肚臍裡發現了1400個不同的菌株,其中近一半以前從來沒見過,還有一些種類以前只在海洋中找到過。所以,肚臍除了別亂摳,還得會清洗,不然你會把細菌餵得飽飽的。(圖片來源) 你一定曾在某個外人看不見滴時刻偷偷摳過肚臍兒,雖然,小時...

閱讀詳情 »

海鮮的鮮美,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美味。這些殼中的美味給予我們的不僅是鮮甜的味道和爽滑彈牙的口感,更是難以取代的健康能量,讓你的唇齒間滿滿都是海洋的味道。 一、龍蝦 在海鮮愛好者眼中,龍蝦是當之無愧的「海鮮之王」,不僅僅是因為它霸氣而張揚的外形,更是因為它味道鮮美,富含優質蛋白質,而且絕對的低熱量。...

閱讀詳情 »

今年第一道鋒面過境,預告天候逐漸轉涼,終於可以告別酷熱的夏天。相對於濕熱的夏季,晝熱夜涼的秋天比較乾燥,中醫師指出,秋燥最易傷肺,而滋養肺陰的中藥及食材很多,如西洋參、麥門冬、百合、貝母、梨子、銀耳、甘蔗、荸薺等,都有助於清肺潤燥,不妨適時攝取。 潤燥養陰,秋天最佳時節 一般民眾對於冬令進補耳熟能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