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初期肺癌新選擇!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初期肺癌新選擇!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隨著放射治療軟硬體進步,高準度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以下簡稱SBRT),又稱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其技術逐漸成熟,治療成效也廣為臨床肯定,是一項新興的放射治療技術。

精準地將高治療劑量投射於腫瘤

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林裕為指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概念是衍生自顱內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精準地將高治療劑量投射於範圍較小的腫瘤上,達到完全摧毀腫瘤的目標,就像手術效果一樣。

總治療次數控制在五次之內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與傳統放射治療方式相較,其特點為針對腫瘤單次給予較高劑量之放射線照射,因此可以提高生物等效劑量(biologically equivalent dose),提升腫瘤控制率;並將總治療次數控制在五次之內,低於傳統放射治療所需之次數(約三十次),可減輕病人長期來回醫院的奔波。

提升放射治療精準度降低副作用

在給予腫瘤高劑量放射線的同時,擔心的就是腫瘤附近的正常器官所接受的劑量也隨之增加,導致副作用發生的機率可能因此而上升。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必需提升放射治療的精準度。所使用的方式包括:

(1)製作適合不同病人,可達到良好固定效果之模具;

(2)利用4D電腦斷層來做治療前之模擬定位;

(3)在放射治療計畫方面,可運用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或是體積調控弧形放射治療(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針對要照射之目標從多角度給予放射治療之射束,以達到順型的劑量分布,同時保護治療目標以外的正常區域;

(4)依據每位病人情況,在每次治療時配合使用影像導航技術,或是使用呼吸調控技術,以提升治療之精準度。

有些病人不適合使用

但是也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使用SBRT,目前SBRT於臨床上最常被應用於(1)不適合或是沒有意願開刀之早期肺癌病人;(2)寡轉移(oligometastasis)亦即轉移腫瘤的部位及數量較少,特別是轉移之部位為胸腔、腹腔內器官之病人;(3)腫瘤體積較小(3、4公分以下)之病人。

健保目前核准補助

健保目前也核准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用於不適合開刀的早期肺癌及肝癌病人。當病人病況在經過醫療團隊討論後,可提供專業之建議供病人參考選擇,期望可以讓每位病人都獲得量身打造之放射治療及其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5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這個動作誰都會,但你一定不知道這樣做居然可以強身健體!!每天只要花幾分鐘,讓你養腎、養氣又養心!! 圖片來源:1 2 到底是什麼方法這麼神奇?!就是〝踮腳〞! 踮腳這個動作可以分成“提腳跟”和“落腳跟”兩個步驟。 提起時,小腿的肌肉進入緊張狀態;放下時...

閱讀詳情 »

via 有一位七十四歲的阿婆,吃了大量莧菜後出門,在陽光照射下,臉和脖子都發紫變黑,幾乎無法呼吸,痛得全身冒冷汗。手指頭和腳趾頭都發腫,動彈不得,還有血泡。醫生指出,莧菜有很強的感光物質,加上她在大太陽上曝曬,情況很嚴重。有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出現植物性日光性皮膚炎。這位阿婆叫史英,她的女兒說,媽媽...

閱讀詳情 »

可別以為鈣質缺乏是中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屬統計有九成的民眾每日鈣質攝取量不足1000毫克,再加上人體對於鈣質的吸收率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下降,因此更應該從年輕的時候就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儲存身體內的鈣含量,以預防骨質疏鬆症。 補鈣的最佳年齡:35歲之前 研究表示,鈣質補充越早開始越好...

閱讀詳情 »

人體器官充滿無窮的奧秘,只有深究過的人才知曉如何利用這些奧秘去養生保健。那搓身體哪些部位養生呢?老中醫指出,經常搓身體的這6大部位,能讓你更健康... 圖片來源:1 2 搓手——對搓手背手掌各50下 經常搓手有利於刺激穴位,也能防止凍瘡和傷風。對於老人來說,搓手可以防止手部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