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對化療有刻板印象 肺癌新一代口服化療納健保

別對化療有刻板印象 肺癌新一代口服化療納健保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民眾化療刻板印象深!電視鄉土劇經常看到罹癌的患者,表示化療前自己都會帶個盆,化療後就會立刻抱著盆嘔吐,頭髮還會隨手一撥就一撮一撮掉落。根據最近一份抽樣千人的網路市調,民眾對於化療的既定印象前三名為掉髮、噁心或嘔吐、疲倦無力,顯示在醫療技術進步的今天,大眾對於化療仍然存有刻板印象。

壯男肺癌為化療奔波 口服化療助生活回穩

一位五十歲男性上班族,確診時肺癌已轉移至肝臟,因為沒有突變基因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只能接受傳統化學治療,需要多次往返醫院長時間靜脈注射,但工作不能頻繁的請假,加上耗費許多精神及體力,不得不先辭去工作,使得家中頓失經濟依靠。在傳統化療出現抗藥性後,萬念俱灰下甚至起了放棄治療的念頭,但捨不得家中的妻小才咬牙撐了下去。所幸主治醫師告知有新的口服化療藥物臨床試驗,鼓勵他繼續治療,換藥後患者副作用明顯變少,也不用像過去需要往返醫院奔波,生活總算穩定下來。

9成肺癌患者會經歷化療 刻板印象深刻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提及,目前肺癌的治療方式除了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針對疾病進展及患者本身條件治療方式會有所不同。根據105年癌登資料統計,約九成肺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接受到化學治療,且多半在復發後也仍以化學治療為主。但普遍民眾對於化學治療存有副作用的既定印象,尤其是戲劇中也常有落髮、嘔吐的劇情,導致患者害怕甚至抗拒接受治療,是肺癌治療需要克服的難題。

另外,根據市調問卷中發現,民眾認為針劑化療從開立處方到注射完成平均約需兩小時,實際上,從門診等候、抽血報告及醫師開立處方到接受注射,患者平均待在醫院的時間多半會超過半天。此外,調查中亦有六成民眾仍不知道肺癌已有口服的化療藥物。

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納健保 醫師鼓勵患者治療

事實上,目前肺癌治療已相當進步,也有許多不同治療方式。目前肺癌「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從2020年2月1日已健保給付,適用於曾接受含鉑之化學藥物治療失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小,加上免於挨針,鼓勵患者遵從醫囑,持續接受治療,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醫師指出,肺癌為少數有種族治療差異的癌別,「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臨床試驗研究在亞洲執行,涵蓋了台灣五大醫學中心,臨床應用更符合台灣病患預期,並證實口服化療療效與傳統針劑相當且副作用更少;患者藉由免除注射所造成的不便及不適,大幅減少留院時間,患者整體心情及自我感受評估也多有正向回饋,顯示口服化療能為患者帶來較好的生活品質。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肺癌已連續十五年為癌症死亡之首,每年新增肺癌患者約12,000人,死於肺癌患者更是超過9,000人。因肺癌症狀初期較不明顯,近七成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但是目前健保署已給付多種肺癌治療藥物,包含「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鼓勵癌友積極與醫師配合,切莫灰心喪志。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立法院昨日三讀通過《醫療法》修正案,針對任何人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方法,妨礙醫療人員業務執行,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去年11月底,桃園縣蘆竹鄉代王貴芬掌摑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一事,引起社會撻伐,立委提案修法,為確保醫療人員能免於人身威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不少民眾都會把握難得長假,和親友到處走春拜年,但出門遊玩難免會遇到塞車憋尿,女性上廁所又不如男性方便,對於有頻尿困擾的女性朋友而言,真的是苦不堪言!醫師警告,頻尿雖然不是病,卻有可能引發敗血症而致命,千萬不可輕忽以免延誤治療!今年65歲的周太太多年來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疾管署指出,今年第二週 (1月5日至1月11日) 因類流感至門診就醫的患者高達9萬多人次,較前一週上升約8%,且疫情預計將持續上升。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醫師表示,流感疫情預計在這一至兩週内會到達一個頂點,且流感併發症案例也會明顯增加,可能續發嚴重的肺炎鏈球菌感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寒流來襲,天氣冷颼颼!不少民眾總愛在天冷時洗個熱呼呼的熱水澡,但皮膚科醫師提醒,過熱的洗澡水會使皮膚的皮脂、正常的角質層被破壞,加重乾癢症狀;提醒民眾,皮膚乾癢時洗澡水不要洗太熱、也別過度清潔,洗完澡後也可塗身體乳液滋潤一下!開業皮膚科醫師徐常捷指出,每年到了冬天,乾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