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別把結腸炎誤當痔瘡!這種方法,有效控制病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別把結腸炎誤當痔瘡!這種方法,有效控制病情...

現年54歲的歐先生,8年前有血便以為是痔瘡,自行買藥3個月未改善,至醫院檢查,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疾病嚴重的時期,每天跑20~30趟廁所達一年,開車時、睡覺時也經常需要如廁,長期使用類固醇更導致糖尿病病情加劇,歐先生有長達105公分的大腸處於嚴重發炎的狀態,醫師建議歐先生1個月1針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

主要症狀為腹瀉、血便、裡急後重

中山附醫肝膽胃腸科醫師林敬斌說明,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因免疫失調而造成,通常好發在20~40歲的年輕族群,主要症狀為腹瀉、血便、裡急後重,患者總是急著想上廁所,但卻只有一點黏液、糞便或血,很容易讓患者誤以為是痔瘡,延誤診斷和治療。

林敬斌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比起一般人有更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門診中曾有病患是潰瘍性結腸炎,沒有規律服藥,5年後發現罹患大腸癌,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最後恐需要全腸切除後永久性造口,醫師說明,過去10年來,台灣罹患潰瘍性結腸炎的人數增加81%。

生物製劑抑制發炎 有效控制病情

林醫師說明,健保從9月1日起,陸續給付2種施打頻率不一樣的生物製劑,經傳統治療療效不好、或是急性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需要有完整評估符合健保規範才能申請使用,施打之後也需要評估療效,才能續用,一次療程能最多使用38週,林醫師強調,根據臨床經驗,生物製劑有3大好處:

1)  腸道的黏膜若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況,就可以減少後續因黏膜病變惡化成為大腸癌的機率,而生物製劑比起傳統治療更有機會修復腸道的黏膜。

2)  能減少、甚至不需要依賴類固醇,避免長期使用類固醇而產生如骨質疏鬆、以及新陳代謝併發症,如高血壓或糖尿病等。

3)  提升生活品質,還可減少住院率、手術率,醫師提醒,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前應配合醫師做潛在風險評估,確認患者的健康狀況適合再進入療程。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工作一下就覺得累,當心這可能是肝癌所發出的警訊!日前,一名59歲的徐先生,早年因經營酒店需陪客人抽菸、喝酒,所以,每日抽菸2包、飲酒至少1500C.C.,且更在朋友的介紹下,吃了來歷不明的保肝丸5年,直到有天,他發現自己竟然工作不到1小時,便覺得累到幾乎快趴睡,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貧血是許多女性朋友常見的毛病,但當心除了氣色差、疲倦,還可能造成舌頭痛!就有一位28歲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長期有經血過多問題,因為貧血緣故,時常會產生疲倦與心悸等毛病,還有臉色蒼白與掉髮等困擾,最特別的是,患者的舌頭老是隱隱作痛。  依檢查判定是血虛和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一個進步的城市,必須符合三個需求,水龍頭打開可以喝、無線上網,還有到處都可以上廁所,」這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於進步城市的定義,也因此,他在日前大口喝起未經煮沸與過濾的自來水,為的就是希望台北市民都能一同跟進,讓北市更加邁向進步,不過,對於自來水可以生飲一說,毒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放完了年假以及228三天連假,所有生活都該回歸常軌,但如果家中的孩子,近日每碰到上學時間,就開始這邊痛那邊不舒服,可得要當心罹患所謂的拒學症!醫師表示,適逢長假結束,罹患拒學症的孩童因此增加不少,若孩子一提到上學,就面露恐懼,甚至焦慮、拉肚子、胃痛等,可能須至精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