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別讓「癌因性疲憊症」擊潰抗癌決心!專家提點對應之道

別讓「癌因性疲憊症」擊潰抗癌決心!專家提點對應之道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暨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王正旭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辭世,享壽69歲。據媒體報導,羅瑩雪於7年前確診乳癌第二期,之後便積極治療,歷經手術切除、持續化療後,病情控制良好。未料在上個月初病情快速惡化,並於日前病逝,令外界相當震驚。

女性乳癌已成為全球最常被診斷出的癌症。根據最新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年增14,217人,平均不到37分鐘新增1人,是國人第三大常見癌症,也蟬聯女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種。

乳癌一向令女性聞之色變,疾病本身、治療過程的種種不適症狀,給予病患和家屬極大壓力。然而,只要早期發現與治療,乳癌病友擁有相當高的存活率,呼籲女性朋友應進行乳房定期篩檢。


化放療最常見不適症狀:癌因性疲憊症


40多歲的王媽媽(化名),家中小孩正值最活潑的年紀,在學校的體能活動中表現傑出,她也時常陪著小孩到處比賽,在旁加油吶喊。但此時確診乳癌第四期,不但無法陪伴家人,加上化療引起的極度疲憊,讓她與家人都身心俱疲。
她主訴,罹病後便開始治療,而化療帶來的疲憊不適、體力衰弱,讓她連進食的意願都降低,血球數值低下到無法再接受治療,相當辛苦。偶然看到媒體報導「癌因性疲憊症」衛教資訊後,主動提出治療要求,希望改善自身狀況。
收治王媽媽的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經藥物治療後,患者疲憊狀況大幅緩解,血球數值也回升至可接受治療的標準,也改善了胃口、情緒與生活品質,進而恢復體力完成癌症療程,現在身體恢復良好。


別讓極度疲累,成為放棄治療的藉口 


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包含乳癌在內,我國高達92%的癌症病人,有癌因性疲憊症的症狀,其中更有1/4已達需要藥物治療的中重度疲憊程度,若未能妥善處理,很容易導致癌症療程被迫中斷。
王正旭指出,癌症治療常伴隨著相當多的不適症狀,當中,已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的「癌因性疲憊症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是化放療過程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超越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憂鬱等。
王正旭進一步說明,包括癌症的疾病本身以及治療過程,都會給病患帶來極大的疲憊,若不處理,可能出現病人因過度疲累到放棄治療,或因為本身相關數值低下,導致無法繼續治療等狀況,進而降低治療效果。


癌疲憊適應症藥物,增添抗癌新利器


由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台灣腫瘤護理學會合作編訂的《癌因性疲憊症之臨床治療指引》建議,癌症住院病人應每日評估疲憊情形,門診患者則可每次回診時評估疲憊程度。
可運用疲憊量表來評估癌症疲憊。0分是完全沒有疲憊,1~3分是輕度疲憊,而疲憊分數在4分以上者,則為中重度疲憊。輕度癌疲憊可透過節省體能、規律運動、營養飲食等非藥物治療來改善癌疲憊。
一旦惡化到中重度疲憊以上程度,該治療指引便建議加上藥物治療。王正旭表示,過往並沒有很好的治療藥物,所幸現在我國自行研發出適應症藥物,並經臨床證實效果,讓癌友有了新的抗癌利器。
他提到,治療癌疲憊的藥物,近期獲健保署核准,納入健保給付,嘉惠乳癌四期患者。不僅有助於讓更多病患獲得治療需求,也減輕了許多病人與整個家庭各方面所承受的壓力,對病友家庭與社會幫助很大。 

BMW公司面試題!真的很難!
【延伸閱讀】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心理影響生理,負面情緒帶來的嚴重性可不容小覷!楊羽霓上緯來《醫次搞定》分享自己也曾受負面情緒所苦:「國中的時候因為爸媽鬧離婚,每天半夜聽他們吵架,心理壓力就很大,常常一到半夜就會自動驚醒,就算沒有人吵架,也會在同一時間莫名地醒來;後來開始暴飲暴食,一年內體重從48公斤飆到68公斤,被同學取笑之後才...

閱讀詳情 »

▲國內不孕症名醫多看好未婚女性「凍卵補助」政策。(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解決少子化國安問題,有意爭取總統大位的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拋出34到38歲未婚女性「凍卵補助」政策,紓緩大齡女子的生子壓力。對此,國內不孕症名醫們多樂觀其成,因為看過太多女性並非不願意生、而...

閱讀詳情 »

▲一般人是沒事多喝水,但醫師提醒,對於多囊腎患者而言,不多喝水極可能出事。(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遺傳到俗稱「泡泡腎」的多囊腎,在台灣,竟有一群病人曾一度只能每天督促自己猛灌大量白開水下肚,以求能延緩自己走上洗腎一途的時間,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正...

閱讀詳情 »

▲遺傳「多囊腎」上身,不敢、不願生育,常成為患者最大的遺憾。(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害怕生下一輩子註定要洗腎的娃娃!今年34歲的阿成(化名),25歲時因為突發高燒、腰痛,這才發現自己竟有俗稱的「泡泡腎」,最終難脫洗腎命運,也因為這一種最常見的遺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