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讓氣喘控制你!如何減少它發作?

別讓氣喘控制你!如何減少它發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世界大約有3.25億人罹患氣喘,台灣雖無大規模的調查指出明確盛行率,但推估大約有10.57%的成年人罹患氣喘。2019年世界氣喘日的主題是「STOP」,也就是症狀評估(Symptom Evaluatuion)、響應測試(Test Response)、觀察和評估(Observe and Assess)、持續調整治療(Proceed to Adjust Treatment)的英文縮寫,希望透過醫病間氣喘照護的宣導,讓氣喘病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讓氣喘從此STOP。

症狀史+肺功能檢查  診斷是否罹患氣喘
臺中榮總臨床試驗科許正園主任指出,氣喘的特徵是「多樣化」的呼吸道症狀,以及「可變異性」的呼氣氣流受阻,所以氣喘病人可能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及哮鳴等症狀,這些症狀會隨時間、日夜、以及季節改變,肺功能檢查也可能出現反反覆覆、高高低低的變化;因此,醫師必須根據症狀史,再配合肺功能診斷。
由於氣喘的發作跟環境因素,尤其是過敏原的接觸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改善居家環境,避免接觸過敏原,是預防氣喘的重要步驟。近幾年的研究發現,除了過敏原以外,空氣污染也是誘發氣喘發作,或造成氣喘控制不良的重要原因。
吸入型類固醇  控制氣喘重要利器
氣喘是由於呼吸道發炎所造成,所以不能只靠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而必須使用能消除呼吸道發炎的藥物來達成氣喘的控制。許正園主任說,目前「吸入型類固醇」是治療氣喘最重要的藥物,經由口腔吸入,量少又能直接作用於呼吸道,不會產生全身性副作用,可在醫師指示下安心長期使用。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物科技的發達,針對規則使用藥物但仍控制不良的嚴重氣喘患者,發展出生物製劑的治療選項。在門診中這類患者接受新的治療選項後,氣喘發作明顯減少與穩定,是重度氣喘患者的一大福音。
與氣喘共存  控制病情是關鍵
許正園主任強調,氣喘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無法被根治,但可以被控制。一旦控制不佳,嚴重發作時會生命垂危;如果控制良好,就可回復一般正常生活,完全不受限制;瞭解氣喘,配合醫師控制氣喘,學習與氣喘共存,病患也可以擁有彩色人生!

【延伸閱讀】寶寶健康成長 名中醫家傳50年育兒秘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菸害到底有多嚴重?根據資料顯示,吸菸者會比不吸菸者少活13至14年,也就是說,平均每吸一根菸,會減少七分鐘的壽命;即有一名壯男,天天要吸2包菸,日前就發生心肌梗塞險喪命。醫師強烈建議,老菸槍趕快戒菸吧!吸菸有害健康,到底吸菸有多危險?這名年約50歲正值壯年的男子,天天要吸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尿路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的疾病,造成結石原因很多,它會造成腰部劇烈疼痛,甚至腎臟及尿路發炎而引起發燒;醫師指出,一般尿路結石可經由藥物及碎石術來改善,但是2.5公分以上巨大的鹿角狀結石,則是經皮穿腎造瘻術搭配碎石術,才可一網打盡。南市醫李怡昌醫師表示,「經皮穿腎造瘻」術是在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除了臉部美白,近年愛美人士紛紛開始注重「牙齒美白」,但市售琳琅滿目的牙齒美白產品,該怎麼選擇才不會上當?北市衛生局提醒,購買時認明外盒包裝,除了需標示製造廠、進口商,以及用法、用量、保存期限等產品資訊,這類含藥化妝品依衛生署規定,必須加刊詳細的使用注意事項,作為提醒消費者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衛生署計畫取消醫學中心上限家數,不再是現行的19家,民間監督健保聯盟5月13日召開記者會,抨擊衛生署此舉「比貪汙更恐怖,比浪費更可怕」,一年光住院就將掏光健保132億;民眾荷包則是大失血,看一次病至少460元。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許銘能則解釋,全國仍有14個縣市尚無醫學中心,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