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讓治癌變自捱! 醫:預防口腔黏膜炎靠「漱碘」

別讓治癌變自捱! 醫:預防口腔黏膜炎靠「漱碘」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別讓癌症治療的副作用變自我折磨!60歲的王先生是口腔癌患者,罹患咽喉惡性腫瘤,原本就吞嚥困難,接受放療合併化療後,發生嚴重的口腔及咽喉黏膜炎,進食時或進食完後容易咳嗽,且王先生拒絕醫師灌食建議,最後引發吸入性肺炎,治療中斷一週以上,還須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療,最後還是必須接受灌食才得以完成治療。

緩解副作用口腔黏膜炎 與治療癌症同樣重要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曾顯群醫師指出,頭頸癌患者如接受放射治療,有80%以上的機會發生口腔黏膜炎,不只會改變味覺、影響營養的補充,嚴重者甚至難以吞嚥、容易嗆到,並引發吸入性肺炎,除了會中斷治療影響療效,嚴重時甚至提高死亡機率。

曾顯群醫師表示,每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程度不一定,一般分為五級,零級是完全沒有發炎;第一級是會有黏膜紅腫產生及輕微疼痛;到第二級程度時就會有黏膜紅腫產生、中等程度疼痛及小面積潰瘍,此時尚能吃些固體食物;第三級就出現大面積潰瘍,會有嚴重疼痛且僅能吃流質食物;第四級就連流質食物也無法進食而需要灌食;但若為年紀較長患者,可能口腔黏膜發炎僅達第二級程度就需要灌食。因此如何在治療初期即預防口腔黏膜炎甚至有效緩解口腔黏膜炎的副作用,與治療本身同樣重要。

做好口腔清潔、減緩黏膜發炎 有助順利完成療程

曾顯群醫師說明,由於放療對腫瘤及正常細胞都會造成同樣傷害,因此其傷害隨放療累積的劑量亦逐步增加,通常第一週放療患者會感到口水減少、口乾的感覺;第二週口腔會有紅腫並疼痛感;而口腔黏膜炎常在第三週發生,並伴隨唾液黏稠,會加劇口腔細菌滋生、衛生狀況不佳等問題。目前臨床上建議口腔清潔步驟,可先使用具止痛效果的漱口水,緩解黏膜破損處疼痛感後,再使用軟毛牙刷清潔,最後使用具有殺菌效果的漱口水,才能徹底完成口腔清潔。

曾顯群醫師提醒,患者每次進食後都應進行口腔清潔,可使用軟毛牙刷刷牙、清理牙縫、清潔舌苔,以減少細菌及黴菌滋生等。此外,為落實口腔內清潔,建議患者刷完牙後搭配使用具滅菌效果的漱口水,根據臨床研究證實,使用含PVP-I(有效碘)成分的漱口水,不但可有效減少口腔內細菌滋生,更可讓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減少30%,降低治療中斷比例。

曾顯群醫師表示,治療前先告知患者放射治療將產生的效應跟副作用,患者愈早補充營養才有足夠體力承受治療、減少併發症產生,加上做好口腔清潔殺菌,也能減緩口腔黏膜炎症狀,讓患者能夠順利完成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想要擺脫單身,除了拜託月老公公,或許「酪梨」也能幫上忙喔!國外交友網站調查發現,比起火辣的自拍照,一張酪梨醬的照片更容易讓拉近彼此的距離;而最近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更是搭上「撩妹風」,在臉書張貼酪梨撩心圖,讓網友瘋狂轉發。然而,酪梨怎麼吃比較好呢?快跟著營養師動手做! 巧克力算什麼!交心的新鑰匙—酪梨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380萬4千人,預估至2060年,約每10個人中有4位是老年人口。面對臺灣未來人口快速高齡化社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推動社區整合照顧服務的「石頭湯」計...

閱讀詳情 »

肺癌連續10年蟬聯國人癌症死因的冠軍,醫界普遍認為除了確診時多已晚期之外,肺癌型態複雜導致部分患者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也是很大原因之一。不過,隨著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的來臨,醫師表示目前也有免疫療法可供選擇,可望打破治療僵局和延長壽命。 台灣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16%,且晚期更差,只剩4.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業界輔導許多的個案當中,大多數都是跟老闆有關的諮詢,職場的不愉快往往來自跟老闆與上司之間的相處出了問題。如果一直沒有解決,日子就會很難受,就像當兵數饅頭,一天一天的倒數。不知是倒數老闆離開的日子,還是數著自己準備離職的日子…。職場心理學家方岑表示,在這邊,想要跟大家分享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