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剖腹產腹腔沾黏風險高 術中選對輔助醫材可提早預防

剖腹產腹腔沾黏風險高 術中選對輔助醫材可提早預防剖腹產腹腔沾黏風險高 術中選對輔助醫材可提早預防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國內自然產率約64%、剖腹產率約36%,雖然婦產科醫師通常會鼓勵自然產,但有些產婦在醫師基於生產安全考量或有時間安排的計畫下,最後選擇剖腹產。宥宥婦幼中心呂泓逸醫師表示,生產時若寶寶胎位不正、胎盤早剝、寶寶過大或過小、胎兒窘迫等,或是過去子宮曾接受過手術,如子宮肌瘤摘除手術,都是常見的剖腹產原因。


呂泓逸醫師補充,也有產婦明明選擇自然產,最後卻因為骨盆腔過小、待產時陣痛過久導致無力,發生產程遲滯現象,最後必須吃「全餐」,在歷經自然產陣痛的煎熬後,仍要挨上一刀剖腹,才能順利產下寶寶,這也是原本預計自然產的產婦最擔心的狀況。  


自然產或剖腹產各有優缺點,自然產必須忍受陣痛等煎熬;剖腹產雖然生產當下沒有疼痛感,但比起自然產,失血量較多、術後併發症也較高,更須留意術後傷口疼痛與照護,尤其術後腹腔內沾黏的預防是近幾年頗受關注的議題。呂泓逸醫師指出,研究顯示,曾接受過腹腔鏡手術的病患,約9成術後會有沾黏狀況,多數可能無症狀,但少數卻必須忍受慢性疼痛、腸道阻塞等困擾,甚至造成女性不孕症,不容忽視。


呂泓逸醫師認為,臨床上進行腹腔手術預防沾黏,執刀醫師必需有熟練的手術技巧,以及在術中確實執行清潔、並細心處理傷口,但這不可預期。所幸隨著醫學進步,目前有研發能於手術過程中輔助防沾黏的醫材可供選擇,主要分別為玻尿酸凝膠和玻尿酸貼片2種,玻尿酸凝膠主要以覆蓋腹腔傷口表面,隔絕傷口,但吸收時間較快,不易穩固附著於傷口表面;而玻尿酸貼片則適合開放性手術,具有不易滑動、脫落的優點,尤其適合剖腹產的平整傷口,為避免手術沾黏的後遺症,產婦們普遍接受度都很高。


1位32歲的準媽咪,因患有多重性子宮肌瘤,靠近子宮頸處正好有1顆5公分大小的肌瘤,擔心產道阻塞,必須選擇剖腹產方式,也因為剖腹產時有採取預防沾黏的醫材處置,因此生產完後半年內子宮能快速恢復正常大小,無沾黏狀況發生。呂泓逸醫師提到,患者在進行肌瘤切除手術後,不到1年間,又順利懷上第2胎。台灣醫療環境已相當進步,現在生小孩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比過去安全很多,除特殊情況外,準媽咪可以先和婦產科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及醫材。


呂泓逸醫師提醒產婦應多加注意包括剖腹產中可能的併發症如沾黏、減少出血及舒緩疼痛等或術後減少感染或血栓形成等,近來婦產科醫學界也鼓勵產婦產後半天至1天內多下床走動,或可使用彈性襪或彈性繃帶輔助,來預防產後致死率較高的血栓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光生技今(2)日與對岸天道醫藥舉行簽約儀式,合作製作抗凝血針劑。雙方合作方式是使用對岸供應的原料藥,並在台生產,再向歐盟取得認證供應全球市場。以往兩岸合作多為台灣進大陸設廠,這次合作將開啟兩岸合作新方向,由大陸提供原料,台灣製造。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雙方合作生產的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民健康局針對國小以下學童調查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血壓、血脂及血糖異常的人數,是正常體重兒童的兩倍;國健局提醒,兒童肥胖問題不在孩子,家長需把握孩子的國小黃金期,以身作則培養孩子正確飲食的良好生活習慣。國健局「兒童肥胖之家庭因素研究調查」,針對台北市及台中市幼稚園大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冬春交替時節,正是蛇結束冬眠出來覓食的階段,野外踏青,可得要小心防蛇吻!臨床上,就有一名六十五歲男子,日前正要去菜園種菜時,竟被毒蛇龜殼花咬了一口,手腫的像「米龜」,所幸他立即去就醫,才倖免於難。這名男子日前到青年公園附近的私人菜園除草,當他用手去揮動草叢時,突然感到一陣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根據近期一份「全台飲食調查」顯示,全台1天可產生4萬桶廚餘,其中8成民眾買菜時會購買超過所需份量的食物,造成沒吃沒煮就先丟掉的浪費情形,全台800萬家庭在食物上的浪費,一年即消耗掉2400億台幣,相當於讓全台小學生免費吃營養午餐39年!該調查於今年3月間進行,針對1136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