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剖腹產腹腔沾黏風險高 術中選對輔助醫材可提早預防

剖腹產腹腔沾黏風險高 術中選對輔助醫材可提早預防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國內自然產率約64%、剖腹產率約36%,雖然婦產科醫師通常會鼓勵自然產,但有些產婦在醫師基於生產安全考量或有時間安排的計畫下,最後選擇剖腹產。宥宥婦幼中心呂泓逸醫師表示,生產時若寶寶胎位不正、胎盤早剝、寶寶過大或過小、胎兒窘迫等,或是過去子宮曾接受過手術,如子宮肌瘤摘除手術,都是常見的剖腹產原因。


呂泓逸醫師補充,也有產婦明明選擇自然產,最後卻因為骨盆腔過小、待產時陣痛過久導致無力,發生產程遲滯現象,最後必須吃「全餐」,在歷經自然產陣痛的煎熬後,仍要挨上一刀剖腹,才能順利產下寶寶,這也是原本預計自然產的產婦最擔心的狀況。  


自然產或剖腹產各有優缺點,自然產必須忍受陣痛等煎熬;剖腹產雖然生產當下沒有疼痛感,但比起自然產,失血量較多、術後併發症也較高,更須留意術後傷口疼痛與照護,尤其術後腹腔內沾黏的預防是近幾年頗受關注的議題。呂泓逸醫師指出,研究顯示,曾接受過腹腔鏡手術的病患,約9成術後會有沾黏狀況,多數可能無症狀,但少數卻必須忍受慢性疼痛、腸道阻塞等困擾,甚至造成女性不孕症,不容忽視。


呂泓逸醫師認為,臨床上進行腹腔手術預防沾黏,執刀醫師必需有熟練的手術技巧,以及在術中確實執行清潔、並細心處理傷口,但這不可預期。所幸隨著醫學進步,目前有研發能於手術過程中輔助防沾黏的醫材可供選擇,主要分別為玻尿酸凝膠和玻尿酸貼片2種,玻尿酸凝膠主要以覆蓋腹腔傷口表面,隔絕傷口,但吸收時間較快,不易穩固附著於傷口表面;而玻尿酸貼片則適合開放性手術,具有不易滑動、脫落的優點,尤其適合剖腹產的平整傷口,為避免手術沾黏的後遺症,產婦們普遍接受度都很高。


1位32歲的準媽咪,因患有多重性子宮肌瘤,靠近子宮頸處正好有1顆5公分大小的肌瘤,擔心產道阻塞,必須選擇剖腹產方式,也因為剖腹產時有採取預防沾黏的醫材處置,因此生產完後半年內子宮能快速恢復正常大小,無沾黏狀況發生。呂泓逸醫師提到,患者在進行肌瘤切除手術後,不到1年間,又順利懷上第2胎。台灣醫療環境已相當進步,現在生小孩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比過去安全很多,除特殊情況外,準媽咪可以先和婦產科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及醫材。


呂泓逸醫師提醒產婦應多加注意包括剖腹產中可能的併發症如沾黏、減少出血及舒緩疼痛等或術後減少感染或血栓形成等,近來婦產科醫學界也鼓勵產婦產後半天至1天內多下床走動,或可使用彈性襪或彈性繃帶輔助,來預防產後致死率較高的血栓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統計,造成不孕症的原因,男性佔了四成因素。而精蟲數量少,或型態不良、活動力差,是造成男性精蟲異常、進而導致不孕的最常見狀況,所以,改善精蟲狀態刻不容緩!一位男性不孕症患者,因精蟲狀態極差,原本被認定不可能自然授孕,已在醫院凍精,準備做試管嬰兒。結果,經過中醫調理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胸垂背腫、小腹凸出、蝴蝶袖等都是女性常見的身形困擾,平日除了均衡飲食、定期運動,有許多人依靠果汁進行斷食減肥,但是市售果汁成分不明,加上含糖量過高,可能對消脂造成反效果,另外,採用蒟蒻、咖啡等低卡食物減肥法,不僅容易因只有單一食物的攝取,造成營養不良,即使快速瘦身也容易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有些家長認為蜂蜜水很營養,讓小孩每天喝蜂蜜水。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表示,門診中常遇到這種情況,像蜂蜜水、黑糖蜜、冰糖甜湯等,都屬於含糖飲料,小孩大量喝含糖飲料,很容易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讓小孩長不高。 多種因素 影響身高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首位入選NBA籃球名人堂的華人球星姚明即將於10月11日來台參與「兩岸青年論壇」,屆時將前往東吳大學,與東吳大學師生會面,並赴台北市立啟聰學校,客串擔任小球員裁判,以及擔任海峽杯籃球賽職業組比賽開球嘉賓,預計這波姚明旋風,將掀起一陣籃球熱潮。 東吳大學體育室主任、過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