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加工食品生食不能吃 癌友健康才能過好年

加工食品生食不能吃 癌友健康才能過好年

農曆新年將至,仍在治療期間的癌症病友們要怎麼吃得營養、健康,又能享受年節氣氛呢?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建議,選擇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避免生食,想吃火鍋可選擇清淡的湯底。若有需要,不妨用營養補充品當點心,和家人一起歡喜過節不掃興。

化療病友勿生食 清淡飲食多營養

癌症患者化療期間,白血球及免疫力低,凃宜辰營養師提醒癌友,不要生食,例如生菜沙拉、生魚片、蜂蜜、美奶滋、冰塊等,都暫時不要食用,以免造成感染;帶殼海產如蝦、蟹等可能帶有海洋腸炎弧菌,需要高溫、久煮才能殺滅,建議化療期間先不要食用;化療期間水果削皮,或開水洗淨再食用;慕絲、提拉米蘇等含有生蛋的甜點也要避免;泡菜可以沖洗後加入火鍋中煮熟食用。

凃宜辰營養師表示,治療期間的癌友可以選擇清淡湯底火鍋,如香菇、昆布、紅蘿蔔、大白菜等湯底,少沾醬,以水果取代甜點,多吃蔬菜水果,蔬果可以均衡攝取紅、綠、黃、白、黑五色蔬果,如番茄、紅蘿蔔、玉米筍、菠菜、芭藥、茹類、木耳、茄子等,天然食物比加工食品好。

享受過節勿暴食 購買遵從「五不原則」

購買年貨時,為了避免買到有問題的食物,凃宜辰營養師建議購買「五不原則」,不要購買太鮮豔、破損、散裝食品、過期、加工或來路不明的食物;另外在烹調時,也要注意烹調「五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熟食、要復熱、要注意危險溫度,凃宜辰營養師指出,細菌最喜歡的溫度是7至60℃,因此未食用完的食物記得先冷藏,要吃時再拿出加熱,尤其不要一直放在電鍋中保溫,以免變成細菌溫床。

針對不同的癌友,凃宜辰營養師也提醒,膽囊、胰臟癌︰少量多餐,避免高油(堅果類限量),增加植物性食物;胃癌︰少量多餐、細嚼慢嚥、少刺激(酸、甜、辣、纖維)、不要隨餐喝湯;大腸、直腸癌︰少量多餐、細嚼慢嚥、注意纖維質、足夠水分。若是食慾不振,建議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過節氣氛,保持心情愉快,以提振食欲,若有需要則可以營養補充品當點心,補足營養。

【延伸閱讀】

不再常請假!女工程師天天偏頭痛 預防性治療助返職場

年關將近,年終怎麼花? 牙齒矯正、電波拉皮皆上榜

每天在家睡覺就自動幫你「洗腎」? 末期腎衰竭透析治療也能很自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9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5)日宣布新增1,209例本土病例、75例境外移入,包含68人落地採檢。由於本土疫情嚴峻,過去北北基桃屬於高風險區域,今日宣布增列花蓮與高雄,為高風險區域。目前輕症居家照護有1縣市開始執行,1縣市正在申請,多個縣市正在積極整備中。在昨(14...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本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新增千例本土病例。其中孕婦確診的風險偏高,因此指揮中心特別說明:孕婦需依照懷孕週數分流,如超過36週需在集中檢疫所照護,不適用居家照護。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孕婦染疫之併發症風險高,近預產期者也隨時可能有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新增10位重症病患,目前總計有6,543位中症以上之病患。而今日宣布新增1家加強型防疫旅館,提升醫療量能。 10位中症病患 有3人沒打過疫苗 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10位中症病患,年齡為40至80歲,僅4位接種2到3劑疫苗;6位未完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5)日宣布新增本土病例破千位數,為1209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問到是否可能會有「月底單日破萬、累積百萬例確診」狀況,他回答「的確不無可能」。陳時中認為,預估規模是沒意義的,破萬、破百萬都有可能,我們需要做好「減災」,包含輕重分流、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