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近三十年來,衛福部、醫界與各相關單位持續致力於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宣導的推動,民眾得以對此疾病提升認知,然而,仍有許多人暴露在風險之中而不知其危險。資深演員譚艾珍今年受邀擔任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大使,以切身經歷提醒大眾,她說,以前未意識到打呼是一種「症狀」而非「習慣」...
閱讀詳情 »2022年4月15日
失眠好苦!中醫教「安神藥方+按摩5穴位」助你好睡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隨著時代進步,人們的生活步調愈來愈快,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睡不著、睡不好、睡眠易中斷等情況,漸漸變成許多人的家常便飯。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高達11.3%,顯示每10個人中,就有1人飽受失眠之苦。 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醫師楊哲彥表示,在中醫典籍《...
閱讀詳情 »哈佛營養師每天早上必吃的“健腦及長壽”食物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2/04/哈佛營養師每天早上必吃的“健腦及長壽”食物.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藥補不如食補,想要有效降低患神經系統問題風險、改善心理健康、並幫助您保持敏銳和專注嗎? 那就選擇正確的“健腦食物...
閱讀詳情 »球星也做SMILE全飛秒 近視雷射助運動看得更精準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運動表現最基本和最關鍵的要求之一是清晰的視力,不論哪項運動,視力健康就代表著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如何減少近視造成的困擾,早已是運動員的共同課題,而醫療科技進步也讓近視雷射越來越被大眾所信賴,同時幫助許多運動員在球場上大放異彩。 頂尖球員也做近視雷射 球隊經理當然也不例外 美...
閱讀詳情 »擔心化療影響生育 癌女凍卵保生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晚婚晚孕已成為常態,為了保有生育機會,近幾年國內興起凍卵風潮,不少女明星或企業成功人士紛紛開始到生殖中心凍卵;也有不少女性擔心疾病治療會影響卵子健康,於是在手術或化療前先保留優質卵子進行凍卵,為未來的生育計畫進行超前部署。 擔心化療影響生育 癌女凍卵保生機 一名3...
閱讀詳情 »「台灣社交距離APP」怎麼用? QA整理包幫你1次上手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日前指揮官陳時中拋出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的構思,讓這個曾於2021年掀起安裝熱潮的APP,再次受到討論。同時很多網友抱怨現有的防疫政策「實聯制」很麻煩,效果不彰,甚至因近期本土疫情險峻,擴大匡列,導致更多人開始避掃實聯制,以免受到影響。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閱讀詳情 »台灣腎病人口高居全球排名! 精準透析安全 品質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就像身體的濾心,會將體內不好的物質排除,並把身體需要的物質回收到體內。當腎臟無法過濾體內有害物質,就需要血液透析治療來替代自身腎臟功能。台灣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人口密度高居全球之前幾名,大部份病患一旦有尿毒症狀,就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治療。 血液透析資訊系統 提高效率、避...
閱讀詳情 »遶境 演唱會都沒停! 全中運臨時喊卡被罵翻
花蓮縣長徐榛蔚昨(14日)晚緊急宣布,原訂明天登場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延期辦理,視疫情發展再宣布舉行時間。消息一出,全中運官方臉書湧入一片撻伐,紛紛為參賽的運動員抱不平,不滿「遶境可以、演唱會照常舉辦,運動比賽卻要延期」、「很多體保生就是拚全中運這場,辛苦白練了」。 教育部體育署昨天傍晚還對記者表示...
閱讀詳情 »一年7.9萬人長期留置「鼻胃管」 健保祭3千獎勵鼓勵醫院助病人拔管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署統計,去年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的病人就有7.9萬人,為了鼓勵醫療團隊積極協助病人移除鼻胃管,健保署今(15)日公布最新獎勵措施,新增「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每人次獎勵3000點,預計最快於6月1日公告實施。受惠病人預估以腦中風、頭頸癌、...
閱讀詳情 »緊戴口罩宅在家卻忘了保險套! 1-3月已近2千人染「淋病」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口罩戴得牢,卻忘了戴好「套」?新冠肺炎肆虐兩年多了,雖然因為防疫措施做得好,國內流感、腸病毒等季節性傳染病減少了,但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林儒廷門診卻觀察到,罹患淋病的人卻是增加,可能與生活方式的改變,不能出國、娛樂、運動等休閒受限,讓人對相處及親密感的需求增加,...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