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年7.9萬人長期留置「鼻胃管」 健保祭3千獎勵鼓勵醫院助病人拔管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署統計,去年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的病人就有7.9萬人,為了鼓勵醫療團隊積極協助病人移除鼻胃管,健保署今(15)日公布最新獎勵措施,新增「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每人次獎勵3000點,預計最快於6月1日公告實施。受惠病人預估以腦中風、頭頸癌、口腔癌以及失智症等病人占最大宗。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表示,有些病人可能因為罹患咽喉與上消化道疾病、剛做完重大手術或失去意識等因素,導致短時間內或長期無法經口進食或吞嚥功能異常時,就必須裝置鼻胃管。

所謂的鼻胃管,是從鼻腔插入導管,經咽喉進入食道而到達胃部,平時給予流質食物,為病人提供身體的營養。放置鼻胃管往往是醫療照護的需要或考量,但難免會讓病人伴隨咳嗽反射、嘔吐等不適感。

值得注意的是,健保署提醒,病人一旦長期依賴鼻胃管進食,勢必缺乏咀嚼刺激,造成口腔顎面肌力或其他生理機能衰退,如腦部及心血管功能退化,而且鼻胃管放置後的照護,也往往帶來家庭照顧者的壓力。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強調,鼻胃管的放置最直接的就是影響病人外觀,除了忍受疾病折磨外還必須面對外在的心理壓力,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大受影響。因此,醫師應該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什麼處置對患者才是最好的,而要怎麼幫助這些鼻胃管病人移除管路,也是健保署這幾年來努力思考的議題。

陳依婕說,事實上,這類病人其實可以在黃金恢復期透過專業復健訓練及治療後,成功且安全移除鼻胃管並恢復由口進食;但臨床上仍有部分醫護人員擔心病人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寧可讓病人留置鼻胃管,其次是安養機構缺乏照顧人力,而且灌食比餵食方便,因此導致病人一直仰賴管灌維生,能夠成功移除鼻胃管者並不多。

陳依婕說,為鼓勵醫療團隊積極協助病人移除鼻胃管,改善生活品質,健保署今年3月30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通過新增「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每人次獎勵3000點,預估每年約有1.3萬名長期留置鼻胃管病人能受惠,健保總共投入約3900萬元,讓病人從此告別鼻胃管,重拾享受美食的喜悅。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緊戴口罩宅在家卻忘了保險套! 1-3月已近2千人染「淋病」

2記者陽性波及陳時中、莊人祥 指揮中心曝兩人將這樣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胃食道逆流,的確會導致食道癌。因為胃食道逆流會長期反覆發炎,接著會形成所謂「巴瑞特食道」,最後會變成癌症。因胃食道長期發炎的狀況下,會長期刺激食道黏膜,原本食道黏膜是扁平上皮細胞構成,像磚瓦一樣層層疊疊上去。但是若是長期發炎...

閱讀詳情 »

根據國健署調查資料顯示,台灣地區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9成,除了不正確的潔牙方式所致外,吸菸、嚼食檳榔也是致病因素之一!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吸菸會提高牙周破壞程度達2至8倍,罹患牙周病風險也會比為吸菸者高出2至3倍之多,提醒民眾多加留意、及早戒菸,以維護良好的口腔健康狀態。  ...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胃痛總是一陣一陣的,這難以痊癒的原因只有壓力? 對此,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錢政弘醫師指出,共犯可能還有『遺傳』及『飲食習慣』。 「得胃癌的人,子女得胃癌機率增加兩倍,而飲食方面,現代人常喝的咖啡、茶、酒;還有柑橘類水果,如柳丁、橘子、檸檬,還有大蒜、番茄、薄荷、巧克力...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暈眩症到底能不能根治? 根據賴盈達醫師的說法為:明確說起來,會是「控制」不等於根治! 平常愛喝茶、咖啡的上班族們也算是暈眩症的高危險族群,因為茶跟咖啡會影響你的自律神經的平衡,導致加重暈眩症的症狀。 賴盈達醫師的建議: 平常飲食採清淡為主,特別是有「梅尼爾氏症」的病患更是如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