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加油好嗎? 千萬別對憂鬱症患者說這句話

加油好嗎? 千萬別對憂鬱症患者說這句話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加油好嗎」、「不要想太多」,看到朋友情緒低落,一般人總會給予加油、打氣;但專家表示,這類話語無法貼近憂鬱症患者真實感受,往往讓「鼓勵變成壓力」,說了只會事倍功半,未能達到有效陪伴的目的。

每5名青少年1名憂鬱

據統計,平均每5位青少年,就有1位有憂鬱情緒困擾,而成年憂鬱症患者,高達7成5在青春期階段就有症狀。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員郭亭君表示,尤其完美主義特質者非常在意別人眼光,總是擔心自己出錯而給他人添加麻煩,當找不到情緒出口,累積過多壓力造成身體無法負荷,長久下來就容易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不是抗壓性低

郭亭君指出,社會對憂鬱症有許多誤解,一般人會認為憂鬱症者抗壓性低,其實憂鬱症就是心理生病了,才是導致抗壓性變低的主因。憂鬱症少年無法清楚表達而容易被誤解為叛逆及孤僻,而憂鬱症成年人擔心影響連累他人或造成自己負面形象而選擇隱瞞。

鼓勵憂鬱症患者 可以這樣說

朋友有憂鬱症,我該怎麼做?郭亭君強調,陪伴對深陷憂鬱的人尤其重要,而錯誤鼓勵只會變成壓力,例如「加油好嗎」、「不要想太多」、「要樂觀正向一點」,這類語言只有反效果,最好的陪伴話語如「我會陪著你」、「我會支持你」、「累了就休息一下」,應以理解代替加油,陪伴代替建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4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神經退化疾病讓你「演出」夢裡故事家中是否有長輩或枕邊人睡覺時,隨著夢境說話、動作,好像在演出夢裡的故事?研究發現,某些神經退化疾病(路易氏體)如失智症、巴金森病、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PSP)、多發性系統退化症,患者在疾病發生前10~15年便可能先出現快速動眼期睡眠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5歲的潘小姐,3年前剛新婚3個月,身體卻傳來噩耗,確診罹患乳癌第一期,原本的懷孕計畫被迫喊停,整個家庭頓時陷入一片愁雲慘霧;好在,她拿到一本「希望護照」,不再害怕癌症,勇敢選擇接受一連串的正規治療;如今,她開心等待迎接寶寶來臨。醫病共享決策 如願保存生育機會潘小姐分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成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舉辦《緣恩病房19週年慶暨新枝添綠葉感恩活動》,活動除了邀請支持緣恩病房的捐款者貼上感恩葉片,並分享兩位安寧病人的生命故事,包括「孩子用愛彰顯母親的生命意義」,以及骨化症病人張敏嫻一生活出靈性的光輝。照護期間安寧團隊運用尊嚴療法(dignity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紀小的嬰幼兒因為不會講話,或者無法正確表達感受,所以當出現吞嚥困難、流口水、咳嗽等症狀,或者孩子表示嘴巴或脖子疼痛時,都要特別小心可能有異物吞入卡住,須儘速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儘早確認病因並治療。小心!嬰幼兒亂抓東西嘴裡塞小兒外科主任郭敏勇醫師表示,幼童吞入異物的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