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助創傷症候群病患 花慈推「中西醫合療門診」

助創傷症候群病患 花慈推「中西醫合療門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歷經重大意外 六成恐有創傷症候群

在災難後,容易產生急性壓力障礙,當病患看到相關景物時,就會莫名感到害怕,夜間容易做惡夢,這情況若超過一個月,又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門診醫師林喬祥指出,歷經重大意外的民眾,佔6成都可能有類似情況發生,像是歷經普悠瑪事件,或花蓮0206地震的民眾,都可能因此害怕拒絕搭乘高鐵或鐵路。

整合中西醫專長 助病患及早走出陰影

為了幫助歷經重大意外的民眾,能勇於對抗急性壓力障礙,花蓮慈濟醫院於14日起,開設創傷症候群中西醫合療門診,由中醫部門診黃曉怡、林崇舜及醫師林喬祥提供門診服務,透過整合中醫與西醫特性雙管齊下,幫助民眾舒緩心理壓力,及早走出陰影,重回日常生活腳步。 

中西醫雙管齊下  腦中風患者重拾信心

臨床上,曾有位來自彰化來接受腦中風治療的病患,在今年0206地震發生當晚,正好就入住倒塌的統帥飯店,原本接受治療後,手腳逐漸恢復功能,但卻因經歷大地震緣故,引發嚴重創傷症候群,造成這名病患失眠、情緒低落且容易受到驚嚇;花蓮慈院神經外科林欣榮院長表示,這名病患一度放棄求生意志,消極復健,所幸經由中西醫跨醫學團隊的協助下,目前病患已經重新打起精神,積極接受治療。

中醫治療創傷症候群 依症狀給予適當治療

以中醫治療上,創傷症候群是因各種壓力聚在一起,造成氣血不順,屬於肝鬱氣滯的一種表現;花蓮慈院中醫部副主任林崇舜指出,因此這時可依照患者的體力、情緒、體質、精神等情況,給予合適的治療方式,包括中藥、針灸、穴位治療、拔罐等非侵入性的醫療選項,有效幫助病患重拾原本日常生活運作。

中西醫整合治療 跨領域完整醫療服務

為了能全面照護病患,花蓮慈濟醫院近年來也力推中西醫整合治療,不僅有復健科中西醫合療門診、巴金森及腫瘤中西醫合療門診、放射腫瘤科中西醫合療門診等多項門診,目前也加入創傷症候群中西醫合療門診;花蓮慈院中醫副院長何宗融呼籲,結合中醫的專長,利用跨領域的方式,提供病患完整的醫療服務,若發現身邊親友出現類似症狀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男性該不該割包皮,一直是醫學界討論的話題。除了男性本身關心,就連女性也擔心如果伴侶沒有割包皮,會不會容易造成感染的問題。臨床上通常會因為長期反覆發炎,有醫療必要性之外,也有男性因為氣味不佳或美觀因素,要求進行包皮割除手術。 恩主公醫院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說明,男性包皮覆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近視雷射怎麼選?近年近視雷射手術大幅進步,術式又分掀瓣LASIK、類不掀瓣SMILE、不掀瓣手術Smart transPRK三大類,各有所長,其中術後恢復期的長短是一大選擇重點。快來看看眼科醫師郭曉佩解析恢復期定義,各術式的恢復期長短,幫助你選擇適合的術式。3大類近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資料,每年超過3千國人死於口腔癌、7千多人診斷為口腔癌。然而,口腔癌涉及面頰、舌頭、唇部和上下頷等部位,除頰粘膜癌之外,舌癌屬口腔第2常見腫瘤,初期會以小潰瘍表現,逐漸會侵犯舌內深處,進而造成吞嚥及說話困難。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社會大眾對心臟血管疾病高度警覺,但腿部血管疾病也不可輕忽;周邊血管疾病分為動脈血管和靜脈血管兩大類。新光醫院心臟及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蔡財福表示,三高引發的動脈疾病,也會影響下肢周邊動脈阻塞,診間常見病人跛行,卻誤以為是單純老化或是疲勞,因自認不嚴重而拖延病情,然而當症狀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