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勇戰病魔!化療不忘玩樂 台美魔女癌後更美了~

勇戰病魔!化療不忘玩樂 台美魔女癌後更美了~
有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還擁有所有女生都欣羨的巴掌臉與櫻桃小嘴的蘇怡芳,是這次記者會的主角。她以一身黑白相兼的典雅套裝出席會場,亮眼的外型和姣好的臉蛋,令人誤以為是這次記者會的主持人,有記者問到年齡,她毫不避諱地說,「我已經40歲了!」讓在場的人直呼「看起來好年輕啊!」更讓人驚訝地是,她還是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但外型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生病的人。

2012年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B,讓她痛不欲生。「我無法相信自己會罹癌!」平常不抽菸、不喝酒、早睡早起、排便定時順暢,生活得很健康,當醫師告訴她,確定是罹患了大腸癌,她第一個念頭是想從醫院窗口跳樓輕生,還好醫院的窗戶有安全防護措施,加上當時院方助理走進病房,及時拉回了蘇怡芳的理智。

「我是一個非常愛美的人,想到之後要化療,可能會失去美貌和頭髮,心裡實在很難受;但想到小孩還小,再怎樣痛苦,也要撐下去。」每兩個禮拜要化療一次,為期半年的療程,共要作12次化療。

堅強的蘇怡芳不想麻煩家人,認為自己能夠面對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所以在第一次化療時,選擇獨自前往醫院。「藥打進血管裡,不到十分鐘我就躺在床上大哭,因為太痛苦,我又哭又吐,全身痛得還發抖。」蘇怡芳說,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真的難以用言語表達、非常難捱,「我除了崩潰痛哭,無法做其他事」。


罹癌後更要好好享受人生


化療過程還讓月經不再來了,但卻增強了怡芳要戰勝病魔的意志力。「當我發現我的月經沒來,我就意識到,再不打起精神、消極下去,情況只會越來越糟。」於是她不但不逃避化療,還趁著化療休息的空檔時間,買了機票到馬來西亞旅遊,或是選擇在台灣遊玩,藉此轉換心情的低潮期,然後再出發,面對下一次的療程。

對抗癌症,親友團很重要!怡芳說,親人的陪伴十分關鍵,千萬不要在病人面前哭泣,要以正面的態度與其一起度過,像是告訴患者,「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我會在身邊照顧你」這樣一句關懷、溫暖的話,對患者來說是最好的心靈良藥。

「我其實不知道自己還剩多少時間,但很想鼓勵同樣面對癌症的人,無論如何不要放棄!不要因為怕化療,就不接受治療。」化療期間,醫師告訴怡芳,她的癌指數降得很慢,但仍沒有打擊到她的信心,依舊搭配醫師囑咐的正確飲食與規律運動,漸漸的癌指數恢復到了正常值。「你多努力照顧自己,身體也會同等回饋,而不是只有把健康交給醫師。」蘇女士積極抗癌,不但頭髮長回來了,還比以往的量多,月經也恢復正常,整個人神采奕奕,一點都看不出是生過大病的人,以美魔女一詞來形容她現在的狀態,一點也不為過。

未來她要把自己的抗癌心得,在網路上寫成文章與更多人分享,計畫以筆名「娘娘」朝作家之路邁進,同時成立粉絲團,期望幫助癌友們一起戰勝病魔,拿回人生自主權。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爆發搶打潮,又因政府估量失準,打到不夠打,中年健康成人被迫緩打,民怨四起,被外界詬病為「疫苗之亂」,但現在醫界已有聲音擔心,怕衛福部可能重蹈覆轍,在更重要的新冠疫苗採購上再犯同樣錯誤,有專家估算,至少得買2800萬劑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兩側肩胛骨之間「膏肓痛」,病因也有可能不是運動傷害或外傷!一名40多歲男子,近半年來總覺得上背部、肩胛骨中間隱隱作痛,偏偏沒有外傷或運動傷害,且疼痛感也不會隨著背部伸展緩和或加重,便一直沒有就醫,直到公司健檢,一照胃鏡,赫然發現有...

閱讀詳情 »

冬天是病毒好發的時節,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未歇,流感疫苗接種狀況比往常更為積極,連帶也有不少民眾詢問是否需要補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讓身體超前部署、做好抗病準備。然而,肺炎鏈球菌疫苗真能有助於對抗新冠肺炎嗎?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接種肺炎連球菌疫苗無助於預防新冠肺炎,但能提升身體對特定病菌的抵...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訂定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提倡民眾增加骨質疏鬆症疾病認知,關心骨質健康。為提醒國人關注骨質疏鬆議題,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邀請目前大收歡迎的公視家庭喜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主角鍾欣凌,擔任「骨事名嘴」,提出骨事抗跌關鍵:「牢記骨鬆駝矮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