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動一下就暈眩、咳喘 小心肺動脈高壓比癌症更奪命

風濕病病患,如果出現稍微運動就喘,不成比例的疲倦,胸痛或水腫,而且愈冷愈喘,以及腳水腫等,小心是發生有「心臟的癌症」之稱的「肺動脈高壓」!尤其在台灣、自體免疫疾病是引起肺動脈高壓最常見的原因,卻容易被忽略,未能及早發現治療控制,一旦病發,嚴重可能導致吸吸困難、右心衰竭、肺部出血,甚至死亡,不可輕忽!

動一下就暈眩 咳喘 小心肺動脈高壓比癌症更奪命

台灣及東亞在紅斑性狼瘡併發肺動脈高壓者 比其他國家多很多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右心及肺臟血管系統的嚴重病變。原發性肺高壓每年新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到2。但台灣肺高壓患者中近半數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其中以紅斑性狼瘡、硬皮症和混合性結締組織疾病的患者容易併發,這類患者中約50%來自紅斑性狼瘡。明顯與國外白種人國家以硬皮症併發肺動脈高壓為主的形態不同。在台灣是以紅斑性狼瘡併發肺動脈高壓者居多,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多很多。2015年研究發現紅斑性狼瘡佔風濕病肺動脈高壓比例,英國為8%、美國為17%,大陸與台灣則高達50%。

紅斑性狼瘡常出現「雷諾氏現象」 併發肺高壓常被忽略

台中榮總醫院免疫風濕科謝祖怡主任表示,台灣約有3萬5千人為紅斑性狼瘡患者,而罹病5年發生肺動脈高壓的機率約為7%。紅斑性狼瘡併發肺高壓的危險徵象是「雷諾氏現象」。是指在天氣寒冷、壓力增加、抽菸及情緒欠穩等情形下,因為身體的小動脈收縮引起血流減少,導致手指、指甲床及腳趾等部位顏色,出現蒼白、發紫、發紅像霓虹燈樣循環變化的現象。對於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來說,正因抗體與抗原會結合起來攻擊血管,使得早期肺部血管變化就像雷諾氏現象,之後又有許多錯誤修復出現,讓肺高壓逐漸惡化。

紅斑性狼瘡併發肺高壓常被忽略,甚至直到患者爬樓梯喘不過氣,或是天氣冷從座椅上一起身走路就跌倒,甚至在浴室洗澡突然猝死,才赫然發現是肺動脈高壓奪命。

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不易發現 第3期死亡率與乳癌、大腸癌第3期的死亡率相當

肺動脈高壓會有什麼症狀?要特別提醒是症狀不特定也不明顯,剛開始只是像感冒或氣喘,不容易發現。漸漸會有胸痛、稍微運動就乾咳,活動時氣喘呼吸困難、容易暈眩疲倦,或有眼眶水腫、周邊水腫如腳腫等。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肺動脈高壓從輕至重度分為4期,其中第3期的死亡率幾乎與乳癌、大腸癌第3期的死亡率相當,難怪令人聞之色變。

動一下就暈眩 咳喘 小心肺動脈高壓比癌症更奪命

肺高壓特效藥物治療,可降低相關併發症和死亡率,有助病情獲得更好的控制。

肺動脈高壓會帶來什麼危險性?謝祖怡主任表示,肺動脈高血壓是由於肺動脈壓力過高,因此心臟必須更用力把血液送出,當肺動脈壓力愈來愈大,心臟的負荷便愈大,最後會造成右心室肥大、衰竭。尤其,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除了要控制疾病本身,還必需加用肺動脈高壓的有效藥物,才能避免活動能力受限,或受到更嚴重的臨床危害。

肺動脈高壓早發現早治療 預後狀況會更好

及早發現肺動脈高壓並予以治療,預後狀況會更好!臨床上及早篩檢發現是否罹患肺動脈高壓的檢查方法:以心臟超音波、血液生化心臟負荷指數(BNP或NT-proBNP)及找尋肺血管栓塞的核醫V/Q掃描三項為核心,對硬皮症及皮肌炎患者須加做肺功能試驗,另外配合胸部X光、心電圖、血氧濃度檢查。但仍應以右心導管檢查做為惟一確診工具。另外,也可以透過評估心肺功能的「柏格量表」配合以6分鐘步行檢測,測量行走的總距離,並配合運動後心跳及血氧濃度的改變,了解心肺功能。

有關肺動脈高壓的治療,如保暖、以疫苗注射減少肺部感染、女性患者的避孕、補足鐵質避免貧血等基本注意事項,對一部份的醫師會考慮給予氧氣治療,提高血液中氧氣濃度,減輕呼吸困難。目前最重要的是肺高壓特效藥物治療,以台中榮總醫院自2000年追蹤至2015年臨床發現,一旦確診並使用肺高壓特效藥物治療後,每天服用藥物第1年存活率可達96%,3年存活率也仍有85%,即使第5年存活也有80%,顯見服用藥物證實可降低相關併發症和死亡率,有助病情獲得更好的控制,可大幅改善預後,並且將自體免疫疾病一起治療達標!

照護肺動脈高壓患者守則

日常照護肺動脈高壓患者要注意氣溫變化、避免感冒、定期施打流感疫苗、減少到氧氣稀薄(如2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地區旅行活動,避免飲食鹽分過多、避免容易導致心悸的食物與藥物、按時服藥、定期檢查、維持適宜體重,以及定期紀錄血壓與心跳。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578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許多考量健康需求或愛美的民眾,常會透過減重追求苗條身材,但有些人選擇以斷食法或一天僅吃一餐的方式,雖減重效果快,小心長期下來恐怕引起身體反彈;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李舒晴指出,其實可以透過中醫幫助減重,雖較緩慢,但不傷身也不容易復胖。 不管是斷食法或一天一餐等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上次因中颱蘇迪勒颱風來襲造成多戶停電,衛福部豐原醫院有兩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家中氧氣機停擺造成缺氧緊急就醫,好險都無性命危險;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江俊士指出,部分居家自我照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都需要仰賴氧氣機輔助呼吸,一旦斷電就可能無法運作,危及患者生命。 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29歲的洪小姐,近半年來只要在較熱的環境,就容易全身發作膨疹、發癢,而且褲帶、內衣肩帶、襪子鬆緊帶等皮膚受壓的部分也會出現紅色膨疹,嚴重時會有眼腫、唇腫的情形,頻率約每2到3天發作一次。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王瑜婷表示,這類症狀被稱為「蕁麻疹」,在台灣的盛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68歲的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值為215~320mg/Dl,醫師和營養師討論後建議患者訂購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患者擔心自己吃不慣醫院伙食,決定自己準備飲食,但也因此造成血糖忽高忽低難以控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主任歐陽鍾美表示,良好的營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