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動大手術一定得「飢寒交迫」? 術後加速康復療程擺脫陰影

▲物理治療師教導病人正確使用呼吸訓練器,手術後可自主訓練,儘快恢復肺功能。(照/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動過大手術的人都有過類似經驗,常因為術前禁食超過12小時以上「餓」到不行,要不然就是在恢復室「冷」到皮皮挫,手術之後有長達半天時間深陷飢寒交迫的狀況,而對開刀、動手術留下陰影,事實上,國內就有醫院推動「術後加速康復療程」,讓病人術後不再感覺又餓又冷,提早2到3天進食及下床活動。

58歲的施女士,2年前曾因椎間盤突出動過腰椎手術,術後不舒服的感覺,讓她對動手術印象不佳,去年健檢又意外發現罹患大腸癌,一度對手術卻步,在醫療團隊建議之下接受「術後加速康復療程」,術後疼痛感大幅降低,也沒有噁心、嘔吐等麻醉藥副作用不適,直呼「顛覆我之前對手術的恐懼」。

國泰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郭書麟表示,所謂「術後加速康復療程」是一種創新的整合醫療架構,從手術前優化體能、手術中麻醉到術後恢復,全程提供完整的手術麻醉全人照護,目前已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標準手術麻醉照護流程。

療程分為術前、術中、術後三階段,郭書麟指出,包括術前體能訓練及正確使用呼吸訓練器等;術中亦使用各種監測專用儀器,全程掌控病人身體水分、麻醉深度,避免術後水腫或因麻醉用量不當造成太早清醒或術後譫妄。同時,術中使用硬脊膜外止痛方式,搭配不同作用機制止痛藥,比起以往術後單純採靜脈注射嗎啡類止痛藥的方式,能大幅改善術後又吐又暈的麻醉藥副作用。

至於手術之後,病人也能因為副作用減少了,而可儘早進行抬臀、深呼吸等,加速康復的速度。

郭書麟說,國泰醫院院內統計就顯示,術後加速康復療程可幫助病人減少疼痛感、噁心嘔吐感5成、提早2天正常飲食、提早2.3天下床活動、提早拔除尿管30小時及減少住院天數2.71天。

照片來源: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家暴背後的精神病態◎沈政男 這個月台灣社會接連發生了兩起長期家暴導致家人同歸於盡的人倫悲劇,一件月初發生在高雄,二十多歲的兒子趁父親熟睡,持刀刺死長期酒後毆母的父親,另一件前天發生在台北,長期懷疑太太不忠的六十一歲木工,與妻口角後縱火雙亡。 這兩件家庭悲劇背後,都有一位不知如何是好的二十多歲兒子,他...

閱讀詳情 »

如果你覺得天朝的食品安全有待提高,還覺得其他的食品是比較安全的,看了這篇文章你就不會這麼想了。下面這些美國的食物在歐盟、中國和其他國家是禁止的,妥妥的說明了這些食物是有問題的! 最可怕的是這些食物在美國是很常見的,到底是哪些東西呢? 1.許多美國肉牛和奶牛都是喂激素的,這樣可以增加產量。 美國癌症協...

閱讀詳情 »

五歲的平平,全身穿戴著壓力衣,攣縮的雙手手指就算已不再靈巧,但他仍快樂地玩著電動汽車,他張著圓圓的大眼,抬頭問遊戲治療心理師:「我長大後可以開車嗎?」 長大,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是對燒傷的孩子來說,為了長大,他們必須犧牲無數個寒暑假,不斷地接受鬆疤植皮手術;他們在就學的每一階段,都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