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化療不再難過!國衛院研發新型奈米鉑金抗癌藥 瞄準難纏肺腺癌、三陰性乳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聞癌色變,癌症在台灣已經連續41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化療是抗癌的重要武器,尤其傳統化學療法搭配新穎免疫療法可提高病患存活率和治癒率,逐漸成為新世代治療方式,但部分傳統化療藥物副作用太強,常叫癌症患者撐不過,不得不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放棄化療,國衛院今(1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發出新型奈米鉑金抗癌藥物,能「瞄準癌細胞」不傷正常細胞,避免副作用。

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林淑宜團隊研發出新型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並與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文傑合作,釐清靶鉑抑制腫瘤血管新生、抑制缺氧誘導因子(HIF-1α)訊號,並進一步減少腫瘤細胞表達PD-L1,增加殺手T細胞進入腫瘤微環境,營造有利對抗腫瘤發展的反應機制。

林淑宜表示,傳統鉑金抗癌藥物雖可阻斷DNA的修復能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然而會同時誘導活性氧化物(ROS)產生,惡化腫瘤微環境進而產生抗藥性,但國衛院研究團隊多年前研發出新一代可降低腫瘤表面PD-L1的抗癌新藥靶鉑TM,利用雙重籠狀鉑金奈米團簇複合物(DCPN)技術,只有在腫瘤細胞周邊酸性微環境時才會釋出抗癌活性成分。

林淑宜形容這如同「瞄癌靶向功能」,不會傷及正常細胞,且可避免腎毒性、神經毒性、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可以減少癌症患者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放棄化療的機會。

林文傑進一步指出,研究透過小鼠同源動物腫瘤模式實驗進一步證實,靶鉑在癌細胞中釋放鉑離子阻斷DNA修復時,同樣會產生ROS,但透過靶鉑本身所具有的類酵素功能,可以將ROS轉換成水與氧分子,進而改善局部缺氧,阻斷因缺氧環境的腫瘤血管新生路徑。在PD-1抑制劑合併靶鉑治療中,能減少PD-L1表現,並增加殺手T細胞進入腫瘤微環境,因而降低腫瘤的免疫逃脫,增強癌症免疫治療療效,且腫瘤縮小效果比單一療法更為出色。

國衛院強調,這項技術曾榮獲第十二屆國家新創獎及台北生技獎,今年更拿到包括日、美、加、澳、歐洲及台灣等多國專利,相關技術已技術移轉,正集資進行毒理及藥理試驗,以遞送臨床試驗申請;靶鉑具有取代第一線鉑金抗癌藥物成為精準有效靶向醫療藥物的潛質,預期對於難纏的肺腺癌和免疫療法藥物不適用健保給付的三陰性乳癌與卵巢癌的治療都有幫助。

照片來源:國衛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稽查火鍋料 新千葉火鍋「蔥」出包、三媽臭臭鍋「鴨血」不老實!

網購蔬菜出包!農藥殘留好可怕 PChome、熊媽媽全都上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果膠是最常見用於果凍、果醬、冰淇淋等食品的增稠劑、乳化劑,但有一類果膠卻可能害家中的嬰幼兒「消化不好」,食藥署今(17)日發布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將果膠、關華豆膠、刺槐豆膠從食品原料移列以食品添加物管理,限制、限量都更嚴格,尤其是全面禁止嬰幼兒...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腦中風已經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因之一,且往往嚴重影響病患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而中風後復健,中、西醫一起來效果更好!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李昌狄表示,研究指出,中風後若患者僅以西藥、或僅接受針灸治療的話,復發率減少比率都在5成左右,但若中西合併,就可一舉提高到6...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屬於海島型氣候的台灣,環境濕度居高不下,除了冬天寒流報到體感溫度更刺骨之外,過了春天開始悶熱的天氣,也會讓女性私密處的不適感逐漸增加,不少女性除了學習與反覆來襲的不適共處,還會透過不同的優酪乳、益生菌,希望讓難以啟齒的不舒服降到最低,才能好好面對工作及享受生活。 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家族遺傳險害人喪命!43歲的蕭先生從小就是第一型「多發性神經纖維瘤」患者,全身上下,皮下、肌肉皆有大小不一的腫瘤,由於是良性疾病,生活、工作都不成問題,沒想到日前卻突然出現行動不便、雙手無力情況,而且越來越嚴重,甚至大小便失禁、無法站立,只能靠輪椅行動,就醫才發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