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易引起副作用 中西醫合療助改善

化療易引起副作用 中西醫合療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因擔心化療引起的副作用,因此放棄治療,但其實必要時可藉由中西醫合療的方式,幫助患者順利完成療程。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教授指出,西醫主「攻」,中醫主「守」,尤其每個人體質基準不同,藉由中西醫合療,為癌症病人調理體質,幫助減輕癌症術後放、化療副作用。

中醫治療癌症 分扶正與祛邪兩方向

化療容易使癌患出現噁心、嘔吐、食慾變差、白血球與血小板降低等現象,且化療後也會有失眠、胃口差、口乾舌燥等症狀,賴東淵教授表示,中醫在治療癌症時,分為扶正與祛邪兩方向,前者是扶助機體的正氣,增強體質,針對虛證選用具有補益、強壯的方藥,以提高病患機體的免疫功能。

藉由中藥增免疫力 降低化療副作用

後者則是針對病灶與病因,賴東淵教授解釋,透過中草藥、針灸等方法來抑制或消除腫瘤生長的祛邪方式,尤其癌患若得接受手術切除腫瘤或器官,恐嚴重好傷體內氣血,這時可藉由中藥在術前使用有助提振精神,術後則加速復原;此外,也能藉由中藥幫助增加患者免疫力,並修復受損的正常細胞,以達到降低放、化療的副作用,達到療效。

治療配合飲食營養 有助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以傳統中醫而言,多數癌患屬於體質濕熱,這時再接受屬於熱毒的化學或標靶治療,就容易出現副作用。賴東淵教授強調,中醫能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不同的證型等加上西醫治療,依照不同症狀給予合適的中草藥配方,就能提高治療成效,但除了治療,癌患最重要也要適當的飲食與營養,以及充份休息,並配合運動來幫助改善良好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不只眼睛「乾」 神經密度低也恐導致乾眼症

成人血癌治療棘手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助銜接移植

酷暑炎炎,血糖控制大不易 醫師解析兩大原因

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14年前,一個天生好動的女孩,岑亮出生了,不過父母卻不知道,她罹患一種先天性凝血異常的罕見疾病。直到岑亮4歲時,有天刷牙滿口是血,且血流不止,送到醫院抽血診斷後,發現原來是罹患「血小板無力症」,是一種血小板機能缺乏,只要一個小傷口,輕則瘀青,重則血流不止,甚至危及性命的罕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本土麻疹確定病例,北部一名28歲女性在7月18日發燒,22日出疹,前往兩家診所就醫,7月23日至北部某醫學中心住院,所幸現已康復出院。疾病管制署提醒,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民眾應提高警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麻疹傳染率極高,主要藉由空氣、飛沫或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10個月大男嬰被祖父母匆忙送醫,就診時,男嬰斷續哭鬧,右手臂無法上舉,也不讓人碰觸,醫師進一步詢問發現,此情形是發生在他們幫嬰兒穿脫衣服時,拉扯手臂後,造成肘脫臼。榮總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陳明輝表示,「扯肘症」又稱「保母的手肘」,最常發生在7歲以下孩童,原因是肘關節的橈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天氣炎熱,臨床上造成中暑的病例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其實中暑並非小事,嚴重時,恐致命;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彗倫指出,尤其是出外運動時,更要適時補充水分,若出現抽筋、頭暈等症狀時,則應盡快休息較為妥當。根據美國運動協會研究顯示,在戶外運動前30分鐘必須補充足夠水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