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搶救腦中風 破解三大惱人迷思

搶救腦中風 破解三大惱人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放血、急吞降血壓藥、自行就醫?  醫:錯誤觀念

破解迷思一:指尖、耳垂放血延緩腦中風症狀?醫:無實證研究支持

破解迷思二:吞降血壓藥無益,恐影響血液灌流加劇病情

破解迷思三:切勿自行就醫,請打119,送往腦中風處理特定醫院

指尖、耳垂放血,或血壓飆高時立刻吞降血壓藥,有助延緩中風症狀?醫師指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一旦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時間恐釀永久傷害,提醒疑似腦中風患者切勿自行就醫,記下症狀發生時間,立即通知119,由專業人員協助送往可處置急性腦中風的緊急醫療院所。

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表示,民眾對於腦中風的預防、治療存在不少迷思,尤其是在中風發病當下至抵達醫院這段時間,往往不清楚正確的就醫流程,隨時間流逝,到院後才發現已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注意腦中風症狀 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搶救腦中風 破解三大惱人迷思

傅維仁解釋,腦中風是因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局部或全面性的腦細胞傷害,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以前者占比8成最高。依照國際治療指引標準,缺血性腦中風的黃金搶救時間,如以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應在症狀發生後4.5小時內完成,動脈取栓手術則應在6小時內。

傅維仁表示,腦中風常見症狀,包含半邊手腳無力麻痺、突然間無法說話、口齒不清、頭暈、頭痛、走路不穩、視力模糊或複視等,當以上部分症狀合併出現時,須即刻送醫,紀錄症狀發生時間點,以利診斷治療。

腦中風急救 先打119

不過,由於許多患者及家屬難以辨識腦中風症狀,等到驚覺需要就醫時,才自行至診所或平常習慣就診的醫院,一到現場,發現這些醫療院所不具有溶栓、取栓的設備與技術,白白浪費許多時間、精神與體力。

加上坊間的錯誤觀念,以為放血、吞降血壓藥有助緩解中風症狀,以及長輩白天獨自在家,想說等家人返家再就醫,皆已來不及。

由於急性腦中風的治療,僅有具備緊急處理能力的合格醫院才能處置,為避免患者白跑一趟,傅維仁建議,無論患者獨自在家或與家人同住,皆可主動撥打119求救,經專業人員協助護送,能立即送往可處置的急救醫院,爭取時間。

此外,指尖、耳垂放血等民俗療法,尚缺乏相關實證研究證實有助緩解中風症狀;甚至當患者出現疑似症狀,又發現血壓飆高時如立刻服用降血壓藥,被阻塞的血管反而會因為血壓遽降,血液灌流上不去而加劇病情。

再次中風機率高 醫籲控制致病因子

傅維仁提醒,一旦中風過,再次中風的機率非常高,需釐清導致中風的致病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戒菸、戒酒、避免肥胖、過度的壓力及憂鬱等,若有心臟病、心房顫動及睡眠呼吸中止症也需規律接受治療,積極控制。

搶救腦中風三步驟

1.辨識徵兆

微笑:兩邊臉是否對稱

舉手:平舉雙手,單手是否會無力下垂

說你好:說話是否清晰完整

2.迅速就醫

●迅速撥打119,由救護車送往具備緊急醫療處理的合格醫院

●勿餵食、勿給予降血壓藥物

3.接受治療


搶救腦中風 破解三大惱人迷思

▲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3動作辨別腦中風徵兆  (圖片來源:台灣腦中風學會 提供)

諮詢/傅維仁、衛福部國健署,製表/黃安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武漢肺炎疫情延緩,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此次扮演防疫重要角色的科技防疫也持續優化!指揮中心指出,除了在疫情初期,就以超前部署的概念,規劃可能需要的防疫作為,也透過科技防疫,將邊境管制到社區管理,建置多項智慧防疫系統及訂定「實聯制措施指引」,不僅保護民眾健康,也保障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衛福部健保署公告自費醫材自付差額上限,包含8類352項,預計8月即將實施,引起醫界高度反彈。昨(11)日晚間19時,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突現記者室親自說明,強調政策已經由專家們討論制訂,有明確條文可討論,並非空泛想法,各界如果有疑慮,可以針對細節想法提出討論,可以納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102至105年最新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嚴重偏離國民飲食建議量,19歲以上國人每日攝取水果達2份者不到16%。 董氏基金會進一步於109年2月針對台灣15至69歲國人進行水果攝取與活力表現網路調查,有效問卷共1,068份,結果發現,有活力者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一個人選擇的活動若遭受到限制,像是社交孤立或封鎖期間,很可能就會因自然的情緒調節遭損害造成憂鬱現象!根據《JAMA精神病學期刊》一份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當下的感受與接下來要選擇的活動有密切的關連,會影響到情緒的體內平衡,其中若為憂鬱症患者,恐使症狀更為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