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材自付差額上限爭議大 陳時中強調細項可個別討論

醫材自付差額上限爭議大 陳時中強調細項可個別討論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衛福部健保署公告自費醫材自付差額上限,包含8類352項,預計8月即將實施,引起醫界高度反彈。昨(11)日晚間19時,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突現記者室親自說明,強調政策已經由專家們討論制訂,有明確條文可討論,並非空泛想法,各界如果有疑慮,可以針對細節想法提出討論,可以納入更多意見。


陳時中表示,目前了解到民間主要疑慮,包含設立自付差額有上限、會不會影響醫療品質、民眾選擇權是不是受限?這裡必須先思考,自付差額上限合不合理,其次是醫材效能分組分的好不好、分組好的醫材會不會被排擠、分類是不是恰當,因此,引起討論與紛爭沒有必要,因為實施細則已經出來,大家可以僅針對政策檢討。


陳時中強調,8月1日健保署馬上就要實施差額上限制度,相關8類醫材表格已經公布,民間可以針對分級與上限價格是否合理來討論,如果有就可以以個案提出討論,例如人工水晶體多焦點、兩焦點、非球面,同時有6至7個廠牌價,如果收取自付差額比公告高,可以說明為什麼需要比較高,大家仍然可以來談。


陳時中也說,差價上限制度在健保署已經討論1年半,在多方溝通下慢慢形成共識,已經要求健保署,這兩天邀集之前沒有參與討論的醫療團體與醫事人員,針對相關事宜討論,不論功能別是否恰當,價格合不合理,都可以提出,相關資料收集後,可以再跟專家討論,希望能納入更多意見。


陳時中補充,差額上限制度並非公布後立即實施,8月1日才是真正上路的日期,基本上是希望民眾可以不要花冤枉錢,但是好醫材沒辦法使用,反而得不償失,如果制度上有掛一漏萬,或是醫療不斷有新醫材出現,都可以針對實際效用討論。


陳時中同時提到,醫材價格限制,自己一向不是那麼贊同,自己也曾經是民間團體,相關價格一定要來談,才不會限制醫療與科技發展;但任何討論必須合理,如果1項醫材費用大部分落在5至10萬,把上限訂在10萬元,應該就能符合大部分需求,可如果開價15萬或20萬,就要去想價格合不合理。


陳時中再次強調,現在不論藥物、療法、醫材,都要經過實證醫學,如果證實效用比較好,當然就會比較貴,我們對專家有信心,在專業下做出相關決定,但當然也可能有不足的地方,現在政策已經不是想像,有表格價格分類,如果有不合理,大家都可以個別拿出來討論


陳時中也說,當然也希望能保障醫療院所也能合理收入,以及最重要的是病人在資訊相對不是太清楚的狀態下,能夠在政府的保證下,也能維護自己的權益。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年禿髮求職受阻 挽救轉職危機植得給自己一次機會
▸水果不僅提供營養還能增加幸福感 你今天吃了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糞便潛血陰性別高興太早! 因為大腸癌不一定會出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運動對懷孕媽媽和寶寶都有奇效。根據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建議,每周至少運動五天,每次30分鐘,懷孕期間多運動,不僅能有效減輕孕期症狀,提前為分娩做好準備,寶寶也能更健康。大多數的運動在懷孕期間都是絕對安全,避免選擇跳躍、造成腹部傷害的運動,如果不確定懷孕期間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就讀小學的仔仔,是一名先天性糖尿病患者,在4歲時發病,當時因為幼兒園拒收,從台南舉家搬遷至花蓮,剛上小學時,一開始唸私立小學,但曾發生出現低血糖症狀、老師卻不願讓他施打胰島素,理由是「希望維持班級秩序」,家長無奈只好又轉學,輾轉又找到台南市的公立國小,才終於展開彩色的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健保署統計,106年全國白內障手術近22萬件,白內障手術已是眼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其中,年齡超過五十歲者,罹患白內障的發生率約佔74%,超過六十歲者則增至80%,七十歲以上更高達90%的罹患率,但近年來因為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等3C科技產品普及的關係,導致罹患白內障病患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