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情緒調節能力出問題? 科技助你走出困境

情緒調節能力出問題? 科技助你走出困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一個人選擇的活動若遭受到限制,像是社交孤立或封鎖期間,很可能就會因自然的情緒調節遭損害造成憂鬱現象!根據《JAMA精神病學期刊》一份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當下的感受與接下來要選擇的活動有密切的關連,會影響到情緒的體內平衡,其中若為憂鬱症患者,恐使症狀更為嚴重。

找尋喜愛且合適方式 舒緩情緒事半功倍

研究也指出,情緒低落的體內平衡可預測出更高的憂鬱症發作頻率以及發病期間,且發現活動與情緒間的某些關聯與文化有關係,而即時監控情緒的智能系統,可幫助提供活動建議以增加情緒調節能力。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林梅鳳表示,舒緩情緒其實除了能透過智能程式輔助外,其實最重要就是要找尋自己喜愛且適合的方式,才能持之以恆。

憂鬱症患者循序漸進 從小目標開始活動

林梅鳳教授進一步解釋,若為憂鬱症患者在自訂活動時,應以小目標為主,並感受每次活動身體及情緒上的細微變化,以達到恢復情緒調節的能力,一旦發現情緒不穩定時,就可透過這些有效的活動幫助舒緩,即使是嘗試新的活動,透過持續練習或專家指導下,也能逐步內化,達到穩定身心的節奏。

運用智慧科技的功能 幫助自己走出情緒困境

隨著疫情穩定,國內已慢慢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新生活型態,因此當情緒調節出現問題時,可藉由平常就關注的運動或習慣,透過訓練增加自己情緒的體內平衡。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包括生活上的放鬆、影音欣賞、Spa、閱讀等習慣,都可當成是情緒的充電器,或是透過智慧科技的視訊等功能,與遠方或隔離的親友互動,也有助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並協助親友走出情緒困境。

【延伸閱讀】

國際趨勢!學名藥具戰略意義 專家破解學名藥迷思

想戴助聽器卻擔心價格? 聽力師全面分析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晚上睡覺時也常常做夢嗎?甚至一整晚下來感覺都沒有好好休息,事實上,做夢是睡著才會發生的事。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李偉康臨床心理師指出,每個人每個晚上會經歷4至6次的做夢,以睡眠結構而言,平均每九十分鐘就會經歷一次睡眠循環,也就是淺睡期、深睡期以及快速眼動期,因此一般睡7至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跟政府的公告罕見疾病一樣,其實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也有一份完整的罕見疾病服務病類名單,截至111年2月底基金會所服務的病類共有271種(詳情可至本會網站查詢),相較於政府的235種,本會的服務對象更是寬鬆許多,所以只要您是這271種罕病的病友皆是本會服務的對象,而基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高血壓盛行率居高不下,且有年輕化趨勢,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歲以上罹患高血患者盛行率達三成,顯示高血壓相關疾病問題已不是中老年人才需注意,各年齡層都可能面臨高血壓威脅。而堪稱隱形殺手的高血壓,多數民眾血壓偏高時都不會有明顯感受,導致病識感不高因而忽略血壓穩定的重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王小妹妺來自一個小康家庭,她有2個哥哥,是家中唯一的女兒。年僅10歲的她,於去年中被診斷急性骨髓白血病。起初的發病症狀為右邊脖子淋巴結腫大,常常倦怠,體重下降,父母帶她去醫院求診,發現血液有未成熟白血球,經骨髓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進一步的分子與精準醫學檢測,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