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情緒調節能力出問題? 科技助你走出困境

情緒調節能力出問題? 科技助你走出困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一個人選擇的活動若遭受到限制,像是社交孤立或封鎖期間,很可能就會因自然的情緒調節遭損害造成憂鬱現象!根據《JAMA精神病學期刊》一份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當下的感受與接下來要選擇的活動有密切的關連,會影響到情緒的體內平衡,其中若為憂鬱症患者,恐使症狀更為嚴重。

找尋喜愛且合適方式 舒緩情緒事半功倍

研究也指出,情緒低落的體內平衡可預測出更高的憂鬱症發作頻率以及發病期間,且發現活動與情緒間的某些關聯與文化有關係,而即時監控情緒的智能系統,可幫助提供活動建議以增加情緒調節能力。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林梅鳳表示,舒緩情緒其實除了能透過智能程式輔助外,其實最重要就是要找尋自己喜愛且適合的方式,才能持之以恆。

憂鬱症患者循序漸進 從小目標開始活動

林梅鳳教授進一步解釋,若為憂鬱症患者在自訂活動時,應以小目標為主,並感受每次活動身體及情緒上的細微變化,以達到恢復情緒調節的能力,一旦發現情緒不穩定時,就可透過這些有效的活動幫助舒緩,即使是嘗試新的活動,透過持續練習或專家指導下,也能逐步內化,達到穩定身心的節奏。

運用智慧科技的功能 幫助自己走出情緒困境

隨著疫情穩定,國內已慢慢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新生活型態,因此當情緒調節出現問題時,可藉由平常就關注的運動或習慣,透過訓練增加自己情緒的體內平衡。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包括生活上的放鬆、影音欣賞、Spa、閱讀等習慣,都可當成是情緒的充電器,或是透過智慧科技的視訊等功能,與遠方或隔離的親友互動,也有助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並協助親友走出情緒困境。

【延伸閱讀】

國際趨勢!學名藥具戰略意義 專家破解學名藥迷思

想戴助聽器卻擔心價格? 聽力師全面分析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肺癌連續七年居國人「第一奪命癌」!家住雲林的陳先生,約60歲,曾經是每天抽3至4包菸的老菸槍,一年多前,跨年夜因發燒就醫,意外發現胸部有顆7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是真正的「癌王」。不過,陳先生認真地接受化療和後續合併免疫治療,他說最大的心願就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19歲的大學生,長達兩年受腹痛腹瀉及血便症狀困擾,一直以為是腸躁症與痔瘡,每每症狀出現,僅在居家附近診所就診用藥,隨著症狀發作愈發頻繁,且服藥後症狀並未改善,在一次大量血便造成休克送急診後,才被診斷出為「潰瘍性結腸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助理教授級李柏賢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鼻子過敏的柯小弟,早上起床後,鼻水就像水龍頭一樣滴滴答答流不停,還會打噴嚏及鼻塞,嚴重時頭部兩側會刺痛、眼周搔癢難耐,有時還會因突然打數個噴嚏而中斷睡眠,導致隔天上課無精打采,這些症狀都嚴重影響柯小弟讀書學習的專注力及睡眠品質。過敏性鼻炎易誤認感冒 6重點分清楚台灣約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響應一月十四日醫檢師節,臺中慈濟醫院檢驗醫學科推動捐血活動,包括醫檢師及看診鄉親紛紛到場挽袖捐血做公益,也讓醫檢師節更具不同意義;檢驗科技術主任簡如慧指出,去年底正逢流行性感冒盛行,導致血庫的各種血型都發生儲備不夠現象,因此透過此捐血活動,也成功募集50多袋血品,可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