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擊真癌王「小細胞肺癌」 醫曝提高存活率「這樣治」

打擊真癌王「小細胞肺癌」 醫曝提高存活率「這樣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肺癌連續七年居國人「第一奪命癌」!家住雲林的陳先生,約60歲,曾經是每天抽3至4包菸的老菸槍,一年多前,跨年夜因發燒就醫,意外發現胸部有顆7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是真正的「癌王」。不過,陳先生認真地接受化療和後續合併免疫治療,他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再多活3年,陪伴孫子長大。」
肺癌中的惡霸! 小細胞肺癌4大罪狀大解析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和喘氣等,都易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未能及早就醫和正確診斷,導致逾6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醫師表示,肺癌的種類多,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在台灣的占比約1成,五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是名符其實的「癌中之王」!

進一步分析小細胞肺癌的凶惡原因,主要有4大罪狀,包括:一、發現得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且逾9成不適合手術;二、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三、易轉移,且近5成患者有腦轉移的現象;四、復發機率高。

肺癌中的賈伯斯症! 除化療,過去20年無新藥可用

李岡遠醫師表示,大多數癌症如大腸癌和乳癌,屬於發生於表皮的上皮細胞癌,分化程度高,突變時易被免疫系統辨識,治療武器選擇多且有效。而小細胞肺癌類似「賈伯斯症」,屬於神經內分泌瘤,癌細胞特性宛如幹細胞,分裂速度快,對化療的反應率高,但也易產生抗藥性,多數患者在化療結束3個月左右就會復發,是一種連醫師都感到棘手的癌症。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近年肺癌治療已走向精準化和個人化醫療,非小細胞癌患者在醫藥快速進展之下,擁有多種化療、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的使用機會,並透過組合策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另外,也呼籲政府可將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以嘉惠更多的病友。

延長有效治療時間! 化療併用免疫治療新趨勢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務秘書陳崇裕醫師表示,目前小細胞肺癌治療欠缺的是「長期控制的策略」!小細胞肺癌在過去20年僅有化療可用,一旦化療失效,患者將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幸好,近年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開啟了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新契機,不僅能加強化療的治療效果,也可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避免或延緩病症惡化。

研究顯示,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近6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年,但若合併免疫療法,約1/3患者存活可超過一年半。因此,無論是侷限型或擴散型小細胞肺癌,醫界普遍共識是化療和免疫療法併用,且免疫療法提早使用,以利病症獲得更好的控制。

【延伸閱讀】

小心面膜選錯! 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惡化

大學生長達兩年腹痛腹瀉! 不是壓力大是腸道在作怪

眉開生運 年前植眉詢問度大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7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妳體重有超標嗎?國健署公布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排行榜,其中乳癌躍升第3名,103年共有1萬1769人罹患,平均每一小時就有1人確診。專家強調,停經後肥胖罹患乳癌風險增1成;另外,飲食高熱量、環境荷爾蒙、少動、晚生、晚孕、未孕,以及老化,都是乳癌人數增加的原因。 乳癌高居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72歲患有輕度失智症及三高的吳奶奶因身體功能退化,在家僅能靠著助行器及外籍看護協助下短距離行走,居家外出需輪椅推行,輪椅因為沒有安全固定帶、煞車鬆落,身材圓潤的吳奶奶坐在輪椅上常感覺不適,一日趁著看護煮飯時自己要爬起來走路不甚摔倒頭部瘀青、膝蓋也因跌倒紅腫,所幸就醫檢查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中心綜合醫院血液透析中心近日通過「澳洲國際醫療照護標準委員會認證」(ACHSi),中心綜合醫院護理長吳寒菁表示,這項認證重點之一,就是感染管控。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在於,許多感染控制流程,是醫護人員、病友一起完成,且病友需要好好保管、珍惜自己使用的用物,有些病友在家裡從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藝人豬哥亮罹患大腸癌新聞,引發大眾關注。腸胃內科、大腸鏡專家劉輝雄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2015年資料,癌症佔10大死因首位,自2006年,大腸癌更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國人每年大腸癌發生人數達14965人,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出現症狀時,可能已是中、晚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