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擊真癌王「小細胞肺癌」 醫曝提高存活率「這樣治」

打擊真癌王「小細胞肺癌」 醫曝提高存活率「這樣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肺癌連續七年居國人「第一奪命癌」!家住雲林的陳先生,約60歲,曾經是每天抽3至4包菸的老菸槍,一年多前,跨年夜因發燒就醫,意外發現胸部有顆7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是真正的「癌王」。不過,陳先生認真地接受化療和後續合併免疫治療,他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再多活3年,陪伴孫子長大。」
肺癌中的惡霸! 小細胞肺癌4大罪狀大解析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和喘氣等,都易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未能及早就醫和正確診斷,導致逾6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醫師表示,肺癌的種類多,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在台灣的占比約1成,五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是名符其實的「癌中之王」!

進一步分析小細胞肺癌的凶惡原因,主要有4大罪狀,包括:一、發現得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且逾9成不適合手術;二、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三、易轉移,且近5成患者有腦轉移的現象;四、復發機率高。

肺癌中的賈伯斯症! 除化療,過去20年無新藥可用

李岡遠醫師表示,大多數癌症如大腸癌和乳癌,屬於發生於表皮的上皮細胞癌,分化程度高,突變時易被免疫系統辨識,治療武器選擇多且有效。而小細胞肺癌類似「賈伯斯症」,屬於神經內分泌瘤,癌細胞特性宛如幹細胞,分裂速度快,對化療的反應率高,但也易產生抗藥性,多數患者在化療結束3個月左右就會復發,是一種連醫師都感到棘手的癌症。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近年肺癌治療已走向精準化和個人化醫療,非小細胞癌患者在醫藥快速進展之下,擁有多種化療、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的使用機會,並透過組合策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另外,也呼籲政府可將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以嘉惠更多的病友。

延長有效治療時間! 化療併用免疫治療新趨勢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務秘書陳崇裕醫師表示,目前小細胞肺癌治療欠缺的是「長期控制的策略」!小細胞肺癌在過去20年僅有化療可用,一旦化療失效,患者將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幸好,近年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開啟了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新契機,不僅能加強化療的治療效果,也可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避免或延緩病症惡化。

研究顯示,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近6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年,但若合併免疫療法,約1/3患者存活可超過一年半。因此,無論是侷限型或擴散型小細胞肺癌,醫界普遍共識是化療和免疫療法併用,且免疫療法提早使用,以利病症獲得更好的控制。

【延伸閱讀】

小心面膜選錯! 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惡化

大學生長達兩年腹痛腹瀉! 不是壓力大是腸道在作怪

眉開生運 年前植眉詢問度大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7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你是否有女性比男性更脆弱、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真的是性別造成的影響嗎?根據1篇發表於2021年12月《臨床精神病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從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篩檢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後遺症(Stress-Related Psychologic...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你的通訊軟體或社群網站上,應該出現一則訊息:「6月後打滿3劑疫苗者,返台免隔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正澄清,此為錯誤訊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語氣相當重地做澄清,表示:近日社群軟體流傳「6月以後打滿3劑返台免隔離…&hell...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根據健保大數據顯示,2017年心臟血管支架置放術件數達4.3萬件,8成患者年紀超過55歲,專家表示,近年來,接受心血管支架置換術患者年齡層明顯下降,與抽菸、肥胖與不當飲食等因素有關。 一旦血管阻塞7成以上 就必須考慮侵入性治療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為落實具有感染風險對象之追蹤管理,請民眾於執行隔離、檢疫措施期滿後之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務必按時執行家用快篩試劑檢測,並配合於雙向簡訊回報檢測結果,對於未回報檢測結果者將加強追蹤查處。 自主健康管理期間 快篩次數增加 指揮中心表示,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