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果零食黏性高 多吃小心蛀牙上身

糖果零食黏性高 多吃小心蛀牙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逢萬聖節,小朋友最喜歡穿著搞怪裝扮,挨家挨戶的「不給糖就搗蛋」,蒐集各式各樣美味的糖果、零食,大啖狂嗑一番。醫師提醒,糖果及零食都是黏性高的食物,不容易清潔,更會加速牙菌斑形成,建議吃完後馬上漱口,並在10分鐘內刷牙,呼籲家長最好少讓孩童吃糖果、喝甜飲。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開業診所牙醫師蔡珍重表示,牙齒發生齲齒的原因,是由於食物殘渣長時間停留口腔,使口腔內的酸鹼值降低,加速牙菌斑形成,進而侵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就會造成蛀牙。

蔡珍重指出,尤其小朋友愛吃的糖果、零食及糕點等,都是含糖量高且黏性高的食物;若吃完後,沒有及時做好口腔清潔,更容易促使牙菌斑孳生,而侵蝕牙齒表面,增加罹患蛀牙的發生率,而蛀牙嚴重時,更會引發牙髓炎、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

「進食完,先漱口、再刷牙!」蔡珍重建議家長,要教導孩子養成吃完食物馬上漱口,並在10分鐘內刷牙的好習慣,每半年至牙科進行檢查,而1歲以上的孩子也可透過牙齒塗氟、窩溝封填等方式,有效降低蛀牙的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898

相關推薦

營養均衡與否對人的壽命長短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比起營養均衡,吃得開心更重要 某一天,又有一位四十幾歲的S小姐和我討論這樣的問題。 「我爸媽說他們每天晚上都去外面吃,而且還輪流吃他們最愛的中式和日式料理。在中式餐館吃餃子配啤酒,日式料理就吃烏龍麵配日本酒,吃到好像連店家都記住他們的臉了。這樣不是營養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8年各縣市癌症死因統計,雲林縣的肝癌標準化死亡率高達32.2%每10萬人口,位居全國排名第一。雲林縣衛生局曾春美局長表示,去年雲林縣市的肝癌死亡患者中,平均每5人就有1位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顯示感染C肝若不及早治癒,對國人健康會造成嚴重危害。為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近期發生數起校園內學生輕生案件,尤其台大校園內更是五天內發生三起,社會多關注的重點是「為什麼發生?」、「為什麼接連發生?」,但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雅羚理事長呼籲,自殺的原因通常是複雜的,在不幸事件發生時,首要應給予逝者尊重、理解,更需要對親近且受衝擊的師長親友予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抗癌過程中,最怕聽到復發轉移,為何化療、標靶等藥物殺不死癌細胞?研究發現,PD-L1是使腫瘤細胞得以逃離免疫系統監控、導致癌症惡化的蛋白質,中研院團隊最新研發出新抗體EpAb2-6,有如免疫警察,動物實驗發現,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