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果零食黏性高 多吃小心蛀牙上身

糖果零食黏性高 多吃小心蛀牙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逢萬聖節,小朋友最喜歡穿著搞怪裝扮,挨家挨戶的「不給糖就搗蛋」,蒐集各式各樣美味的糖果、零食,大啖狂嗑一番。醫師提醒,糖果及零食都是黏性高的食物,不容易清潔,更會加速牙菌斑形成,建議吃完後馬上漱口,並在10分鐘內刷牙,呼籲家長最好少讓孩童吃糖果、喝甜飲。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開業診所牙醫師蔡珍重表示,牙齒發生齲齒的原因,是由於食物殘渣長時間停留口腔,使口腔內的酸鹼值降低,加速牙菌斑形成,進而侵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就會造成蛀牙。

蔡珍重指出,尤其小朋友愛吃的糖果、零食及糕點等,都是含糖量高且黏性高的食物;若吃完後,沒有及時做好口腔清潔,更容易促使牙菌斑孳生,而侵蝕牙齒表面,增加罹患蛀牙的發生率,而蛀牙嚴重時,更會引發牙髓炎、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

「進食完,先漱口、再刷牙!」蔡珍重建議家長,要教導孩子養成吃完食物馬上漱口,並在10分鐘內刷牙的好習慣,每半年至牙科進行檢查,而1歲以上的孩子也可透過牙齒塗氟、窩溝封填等方式,有效降低蛀牙的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89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寶寶沐浴保養產品這麼多,到底選哪種才安心?」寶寶肌膚缺乏完整皮脂膜屏障,較成人敏感脆弱,沐浴保養品的溫和抗敏非常重要。但你知道「抗敏」其實有專業「認證標章」嗎?小兒科阿包醫生(巫漢盟)特別傳授三招,讓你看懂抗敏認證!阿包醫生指出,美規抗敏認證機構以美國氣喘及過敏基金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外傷不能碰水? 教授破除迷思外出活動,不小心受了輕微外傷,傷口到底能不能碰水?許多人認為,選擇生理食鹽水肯定沒問題。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蔡仁雨副教授指出,其實普通的家裡用水,加上一點肥皂(或者沐浴乳)就是一個清潔用水,可能比食鹽水更好,而且沖洗可能更乾淨。氣候潮濕怕感染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與「台灣國際醫材製造及零組件展」圓滿閉幕,千名買主來台採購,參展廠商表示,今年接獲更多東南亞業者洽詢,有助於開拓新南向市場商機。提升國際競爭力 台廠聯合品牌推廣增進國際能見度外貿協會與台灣醫材公會今年共同推出「智慧手術房情境館」,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凱西在網路做網拍、代購,肉肉臉的她,常希望自己的臉可以從O型臉變V型臉,拍照可走網美風,原本擔心透過醫美療程改善肉肉臉需要開刀,但經多方打聽,諮詢專業建議,她才了解運用臉頰吸脂方式,可以在不開刀的情況下改善肉肉臉困擾,接受治療後,她的臉部輪廓更細緻,亮麗外型也吸引更多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