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為何復發轉移? 中研院研發新抗體破解關鍵機制

癌症為何復發轉移? 中研院研發新抗體破解關鍵機制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抗癌過程中,最怕聽到復發轉移,為何化療、標靶等藥物殺不死癌細胞?研究發現,PD-L1是使腫瘤細胞得以逃離免疫系統監控、導致癌症惡化的蛋白質,中研院團隊最新研發出新抗體EpAb2-6,有如免疫警察,動物實驗發現,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任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表示,在癌症研究中,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CAM)被廣泛認為是辨認癌細胞的重要標的。


EpCAM是1種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常見於惡性腫瘤上皮組織,與細胞黏附、遷移、增殖、分化,以及腫瘤發生、進展有關。研究團隊發現,它會透過訊息傳遞來穩定PD-L1的蛋白,不讓免疫系統攻擊。


如果能夠抑制免疫檢查點蛋白(PD-1或CTLA-4)就能有效治療癌症,相關研究於201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肯定,這就是醫學界備受重視的「癌症免疫療法」。


如果能夠精準辨識出癌細胞膜上的EpCAM,就能更有效抗癌,歷經多年研究,研究團隊找到相對應的中和性單株抗體EpAb2-6,可抑制EpCAM的訊息傳遞功能、降低癌細胞中PD-L1蛋白的表現,進而導致腫瘤細胞死亡及活化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吳漢忠指出,新抗體EpAb2-6對癌症的診斷、標靶治療及造影都深具發展潛力,近期已刊登在國際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在大腸癌動物實驗中,EpAb2-6展現了絕佳的腫瘤抑制能力及大幅提升小鼠的存活率。肺癌動物實驗則發現,EpAb2-6和PD-L1抗體Atezolizumab的「聯合療法」,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


吳漢忠強調,在大腸癌、肺癌、口腔癌、胰臟癌等腫瘤細胞中都可看到EpCAM,可預見的是這項研究成果未來可以廣泛應用在各種不同的癌症診斷和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是分不清糖與醣的差別? 3分鐘動晝讓你1次搞懂!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愛美的人常為了要維持身材,就減少食量,但反而吃更多東西;但您可能沒想到這種狀況發生,可能是得了暴食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陳大申醫師表示,患有暴食症的病人,是由於過度接受社會看法、低自尊,惡性循環下,進而產生憂鬱症,並出現暴食症。陳大申表示,所謂暴食症是指所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日本研究發現,從芝麻中萃取的芝麻素,有助保護肝臟功能,達到抗氧化、抗衰老目的。實驗利用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自由基的反應,讓實驗者在運動前服用芝麻素,結果發現,運動過程中,體內的被氧化脂質數量與運動前無異,甚至可能降低,顯示芝麻素可有效去除人體中的自由基。芝麻素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的天氣涼爽,但仍要做好防曬以免長肝斑!皮膚科醫師指出,日曬是造成肝斑的首要原因,建議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防曬工作,可別因為天氣漸涼就忽略,平時也可多吃富含維他命C及抗氧化的蔬果,如青椒、花椰菜、柑橘等,才能達到全方面的預防。皮膚科醫師王朝輝指出,日曬、荷爾蒙分泌、作息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常上班時精神不濟、哈欠連連嗎?不少上班族常抱怨,長時間坐在辦公室,經常沒胃口吃不下,但體重卻上升。中醫師指出,久坐會影響氣血循環,導致脾胃呆滯,造成營養消化及吸收不良,而滯留在臟腑經絡,自然容易肥胖。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表示,上班族的通病就是久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