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北榮「複合式手術室」 救心一次搞定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以往治療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患者,需以微創的血管支架置入手術,以及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必須分次進行,且手術時間長,也需要移動患者,不但加重醫師工作量,更造成病人的感染風險。台北榮總今年開始啟用「複合式手術室」,由心臟內外科醫師共同合作,可在同一時間、同一手術室,完成結合兩者的新複合手術,同時提高手術成功率及病人舒適度。

高齡81歲的周姓老先生,患有高血壓且有抽菸習慣,今年6月中旬因嚴重胸悶、胸痛,經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且左主幹冠狀動脈有80%狹窄、右冠狀動脈有95%狹窄,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表示,這名患者年紀大、肺功能較差且血管鈣化程度嚴重,若單純以血管支架置入手術治療,無法解決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情形;以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則會造成長達21公分的傷口,患者可能無法承受。因此經心臟內外科醫師評估討論後,決定在「複合式手術室」進行,結合微創的支架置入手術及傳統的繞道手術。

陳沂名說,手術先由心臟外科醫師在患者的左前胸開8公分的傷口,進行左內乳動脈至左前降枝冠狀動脈不停跳繞道手術,接著再由心臟內科醫師自右鼠蹊部進行心導管手術,以支架將右冠狀動脈阻塞處打通,手術時間約3.5小時,目前患者的復原情況良好。

北榮的「複合式手術室」的設備有可提供最即時的血管攝影X光機,包括微創支架置入術、傳統繞道手術,以及結合微創及傳統的新複合式手術,都可以同一時間完成,不需分次進行,也不需大費周章將病患搬運於不同的手術室,使病患不需要承受二次手術的痛苦及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8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11個新生兒就有1個是早產兒,這些早產兒常發生餵食困難及成長發展方面的問題。一名出生時體重不到1,500公克的小葡萄(化名),在媽媽肚子待不到30週急著離開子宮,由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密切觀察診治,好不容易養到足夠體重可以平安出院,醫師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糖尿病不只是代謝功能的疾病,更是一種會「侵犯血管」的全身性疾病。花蓮慈濟醫院舉辦「控糖行動作伙來,護心保腎好家在」衛教活動,提醒民眾定期檢查血糖、做好預防保健外,花蓮慈院新陳代謝科李哲全醫師提醒糖友,糖尿病的病程長,影響層面包括個人與家庭,維護病友的良好控糖關鍵是「家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上班族工作壓力沈重,平日睡眠不足,許多人會利用周末補眠睡到自然醒。不過,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長期處在平日睡得少,假日睡得多的「社交時差」,將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指出,「社交時差」是指忙碌上班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國內興起「議題式遊戲」教學熱潮,讓學童透過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台灣拜耳今年再次結合新創社企「玩轉學校」,設計客製化「豐醫足食高峰會」議題式遊戲課程,吸引超過50位學童及企業志工報名參加,學童分組扮演已開發國家、石油國家、海島型國家及聯合國等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