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北榮推「醫病共享決策樹」 乳癌治療不再充滿未知數

北榮推「醫病共享決策樹」 乳癌治療不再充滿未知數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粉紅色冊子上印滿QR Code,手機輕輕一掃,網頁另一端全是乳癌患者想了解的醫療資訊。臺北榮民總醫院推出「醫病共享決策樹」,促進醫病溝通,降低乳癌患者的參與醫療決策過程中的認知落差。

醫療資訊化繁為簡 尊重患者決策權

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曾令民主任指出,把硬邦邦的醫學知識,轉換成讓病患讀得懂的文字描述,這樣能讓患者充分了解到醫生想傳達的醫學訊息,也有助了解患者治療過程中在意以的事項及價值觀,在決策過程當中真正含括知識與價值觀交流,以及尊重、溝通等以病人為中心的元素。

42歲二期乳癌的陳小姐,左側乳房有3.5公分腫瘤,醫師建議全切除,在醫病共享決策樹的輔助下,她深入了解各項療法的優缺點,最後選擇先化療、再局部切除做治療,保留了乳房,癌細胞也控制良好。

陳小姐表示,雖然醫師說乳房全切除後能重建,甚至建出理想外觀,但自己心理這一關就是過不去。作為患者,很多人最害怕接下來的未知數,所以能在醫病共享決策樹的幫助下,提前了解醫療資訊能減少不必要的擔憂,也發現自己能有不同的選擇,決定對自己最好的醫療方式。

決策工具4步驟 治療偏好納入考量結果更圓滿

醫病共享決策樹每個決策工具都有4個步驟,患者先了解治療方式的優缺點、合併症等資訊;再思考自己在意的因素有哪些;評估自己是否清楚了解可能的問題後;再與醫療團隊共同作出最有利的決策。

乳房醫學中心腫瘤內科趙大中醫師表示,病人如果有需要進一步決策時,就回家把打開軟體,根據這些詳細的資訊幫助好好思考自己想要的醫療處置。患者所做出的選擇並非0或1,而是以比例呈現,比如說有85%的傾向,另外15%的擔憂是什麼,能再與醫師討論,而取得雙方滿意的圓滿結果。

醫病共享決策在北榮乳房醫學團隊努力下落實,利用現代科技的便利,多元化溝通,消除醫病資訊落差鴻溝,期盼未來能造福更多病患,加強患者治療品質,也提升整體醫療及滿意度。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常感到肩關節疼痛,甚至因疼痛而致活動受限嗎?小心可能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惹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復健部醫師徐瑋璟表示,當肩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發炎、纖維化時,就會使肩關節感到疼痛且活動幅度受限,因而降低肩膀活動,長期下來就會促使肩部肌肉逐漸萎縮,也就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你知道嗎?AI除了可以運用人臉辨識系統來標示出照片人物的姓名外,事實上,隨著AI技術精進,在認臉外,現在還能辨別極度複雜的癌細胞,成為精準醫療的最佳幫手。長庚醫院於16日公布最新血液疾病AI應用系統,大幅縮短「骨髓增生性腫瘤」診斷時間。 骨髓增生性腫瘤分4類 如何精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很多媽媽在哺乳期間最怕遇到乳腺阻塞、乳頭破皮甚至是乳腺炎問題!根據研究指出,泌乳性乳腺炎的發生率約3至20%,最常在產後2至3週發生。奇美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洪雅珊指出,泌乳性乳腺炎是很多媽媽放棄哺乳的原因之一,起初可能僅是乳房腫脹,但因乳汁沒有有效排出而導致鬱積,造成...

閱讀詳情 »

  從五月開始居家辦公 WFH ,全數窩居在家。通勤改成WFH,鬧區也安靜了。出門也要實名制。我們正在習慣新生活。原本以為在家上班壓力會減少,但在家上班可能會出現時間模糊的情況,間接拉長上班時間、日夜顛倒也變得更常態,家長更是須兼顧工作及孩子,壓力反而更大。今天營養師就來分享WFH壓力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