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十鳴九聾,鳴久必聾?5錦囊緩解耳鳴不適

耳鳴像蟬叫,可能聽力受損?醫師指出,耳鳴不是病,但卻代表健康出現警訊。網路連日瘋傳「鳴久必聾」或「十鳴九聾」,其實是錯誤的說法,事實上,導致耳鳴的因素很多,但不管原因是什麼,可以確定的是耳鳴絕對不會造成耳聾。

十鳴九聾,鳴久必聾?5錦囊緩解耳鳴不適

振興醫院聽覺醫學中心主任力博宏在新書《聽力完全寶典》指出,「耳鳴」與「聽損」基本上是2件事。最新研究發現,耳鳴與大腦聽覺皮質區的異常活躍有關,也可能與內耳毛細胞受損有關,且65 歲後碰上耳鳴機率高達3成。

耳鳴不是病 主觀性居多

據估計,全台灣約有300萬人,有程度不一的耳鳴症狀。其中約1%至3%的人會出現疲乏不堪、沮喪、煩躁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作息,身心都會感到痛苦,甚至極少數病人會有輕生念頭。

事實上,耳鳴是一種症狀或生理現象,它或許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但也可能是藥物副作用,讓身體健康亮紅燈;一般將其分成「主觀性」、「客觀性」2大類。

1.主觀性耳鳴:據統計,逾9成5的病患會感覺整天有聲音在鳴叫,但即使用最精密儀器檢查,仍測不耳鳴主因。從門診上可以發現,大部分因耳鳴來找醫師求助的病患,通常多屬於這一類的主觀性耳鳴,其中有許多與聽力受損有關。

2.客觀性耳鳴:這類患者比較容易檢查診斷出發生原因,例如最常見的血管脈動性耳鳴,可能因為中耳鄰近頸動脈,頸動脈球比較貼近耳膜,它的脈動就會震動而容易聽到,只是這類病患只占所有耳鳴患者較少。

十鳴九聾,鳴久必聾?5錦囊緩解耳鳴不適

耳鳴是一種症狀或生理現象,它或許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

耳鳴不是年長族群的專利

力博宏主任醫師強調,耳鳴發生的機轉,目前尚未全盤清楚,聽力損失是普遍被接受的論點之一,其他因素包括睡眠不足、胃食道逆流,或是一些耳毒性藥品像水楊酸類、氨基甙類抗生素等,都可能造成或讓耳鳴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耳鳴不是年長族群的專利,年輕族群近年有增長趨勢,一般大多數耳鳴患者都有聽力受損的情形,但聽力損傷並不是因為耳鳴引起的。事實上,過度噪音、突發性聽力受損、耳毒性藥物感染,才是造成聽力損失的元凶;面對耳鳴除應找醫師治療外,也有以下5錦囊守則緩解不適:

緩解耳鳴不適 5錦囊守則

錦囊1./調整生活環境

儘量不要讓自己處在太安靜的環境,例如睡覺時可以放些輕音樂,或開冷氣、電風扇等,或是使用秒針走動聲較大的鬧鐘,原理與耳鳴遮蔽器相同,也同樣有效。

錦囊2./心理治療

事實上,耳鳴的嚴重程度較多受到主觀感知影響。這是因為,耳鳴牽連到掌管情緒控制的大腦邊緣系統。有統計資料顯示,在耳鳴的病人中,只有1/4 感到困擾,而且比較有困擾及不覺得困擾的兩組病人之後竟發現,病人感受到的大小聲、頻率並無差異,甚至音量大小、音調、可遮蔽性與他們遭受的困擾程度並無關聯。因此,抱持正面想法,能幫助大腦扭轉耳鳴的負面印象,不再感覺那麼擾人刺耳。

錦囊3./調整生活習慣

失眠會加重耳鳴的不適,因此好好睡一覺可以讓耳鳴不那麼刺耳。此外,晚上6 點以後儘量減少運動,以免過度刺激睡不著覺。 

錦囊4./放鬆心情

壓力與情緒也是耳鳴的誘發因子。英國有些醫院教耳鳴患者打太極,可幫助安定情緒。另旅行也是放鬆心情的好方法。而且旅行能讓其他感官如眼睛等變得活躍,相對淡化聽覺反應。因此,受到耳鳴嚴重干擾時,別宅在家不動,來趟小旅行,新事物的刺激可讓人暫時把耳鳴拋在腦後,身心也放鬆。

錦囊5./助聽器

雖然耳鳴與聽損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但約有七、八成的耳鳴患者會伴隨各種程度的聽力損失,對於合併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病人,建議可配戴適當的助聽器。因為助聽器可以幫助接收正確、較清晰的外來訊號,而且是病人想要聽到的聲音,讓聽覺中樞神經恢復到去處理這些外來訊息,進而忽略由內產生的耳鳴。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79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別忽略長輩的聽力障礙!阿淑阿嬤(化名)因為聽力問題沒自信,甚至不敢幫女兒帶孫女,直到配戴合適的助聽器後自信心跟著來,在二孫女出生後就很開心的接到身邊來帶。除了減輕女兒負擔並專心工作之外,自己也可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別忽略聽力問題 長期恐與失智風險有關聽力問題常被忽略。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醫師、護理師等第一線防疫人員需要長時間全副武裝:戴口罩、護目鏡、隔離衣作業,若是身為眼鏡族,眼睛起霧、鏡架歪斜,導致視物失焦模糊,影響工作成為許多醫護人員一大困擾。防疫戰士看得清才免困擾! 連鎖眼科推醫護人員視力改善專案連鎖眼科診所總院長林丕容表示,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顯示,國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為男性癌症的第5位,死亡率則排名為第7位。一般而言,攝護腺癌在多數癌症中的病程發展較慢,惡性度相對較小,又被醫界喻為「最友善的癌症」,泌尿科專科醫師表示,除少數攝護腺癌的惡性度大、癌症進展快而不容忽視之外,多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英國專家:產檢胎檢應分流 提前胎檢能超前部署每一位準爸媽得知懷孕的那一刻,都期待寶貝能平安、健康的來到世界上。而孕媽咪最關心的,莫過於腹中胎兒的健康及分娩的過程。多數孕媽咪認為,產檢就足以了解胎兒的狀況,然而根據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建議,「產檢」與「胎檢」應該專業分流,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