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半夜睡醒手麻,原來是「滑鼠手」在作怪 3種新式療法,方便神經修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半夜睡醒手麻,原來是「滑鼠手」在作怪 3種新式療法,方便神經修復

半夜睡醒手指麻,大多數人會誤認為是睡姿不良,只要甩甩手又會繼續睡,但若是中年婦女要當心,很可能是早期滑鼠手在作祟!中年女性長時間使用電腦,相較於一般民眾可能使腕隧道壓力增加8-10倍。

好發電腦使用者及長時間手腕過度彎曲者

三軍總醫院復健部醫師吳永燦表示,滑鼠手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女性因手腕較小易受壓迫,發生率較高,好發年齡在45到54歲間,盛行率在女性較高約為7%,男性約在1%,現代人常用3C產品,發生率越來越高且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起床手麻容易誤以為睡姿不良延誤就醫

吳永燦醫師表示,早期症狀多表現在手指,會出現麻木刺痛感,病患常因手麻痛而醒來,但大多數的人會以為自己睡姿不良,認為只要甩甩手便可以減輕症狀,因此常延誤就醫。

中期更進一步出現細微的動作障礙如拿筷子、杯子、扣鈕扣等握力變弱、手中東西會開始拿不穩狀況發生。後期大拇指基端的肌肉萎縮、感覺喪失等,甚至有些病人只要手腕處被輕輕一碰便會像被電到的感覺。面對這些神經病變應盡早就醫,若無儘早治療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3種新式療法都方便促進神經修復

三軍總醫院研究發現,除了非侵入式的體外震波可刺激生長激素,達到止痛與組織修復再生的功能;另外更證實以5%葡萄糖水做神經注射可有效降低神經發炎腫脹。另外,同時也證實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 PRP)相較於傳統手腕護具治療,可更顯著改善病人症狀及促進神經修復,施打一次可改善症狀至少一年以上。不但效果較葡萄糖水更顯著及持久,多次施打效果更顯著。適用中、重度患者,針對嚴重且不想接受手術患者是一相當不錯選擇治療方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成長過程當中,在2歲到6歲間的兒童常會對新事物感到恐懼,沒看過的青菜、水果難以下嚥,因此家長們常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挑食、不吃蔬果傷透腦筋。董氏基金會建議,想培養良好的飲食,讓孩子得到均衡營養,降低未來偏挑食的機率,零歲起就是關鍵期! 日後飲食習慣與嬰兒時期飲食有關 2...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年約50歲患有糖尿病的婦女多日發燒不退,另外還伴有疲倦、喘症狀,一直認為感冒沒有好,就醫後發現是細菌引起的「肝膿瘍」,並已經引發敗血症,進行肝膿瘍超音波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療後,患者症狀已明顯改善。 肝臟左葉有一顆約3x3公分片狀病灶 衛部南投醫院感染科醫師廖嘉宏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高齡化浪潮以驚人速度席捲整個社會,跌倒的根據內政部統計,至今年一月止,老年人口已達總人口13%,因為失去意識、癲癇等原因導致老人跌倒發生率越來越高,常跌倒的老人,應懷疑患者是否有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惡化徵兆。 這些危險因子都有可能導致老人跌倒 一位有高血壓的70多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