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半年來視力模糊 竟是腦下垂體腫瘤惹禍

半年來視力模糊 竟是腦下垂體腫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腦下垂體腫瘤是來自腦下垂體的所有腫瘤,發病原因不明,佔所有出現症狀的顱內腫瘤5至10%,多屬於良性,又分功能性腺瘤及非功能性腺瘤,雖可能好發於任何年齡層,但又以成年人居多,患者會因生長激素、泌乳激素、促腎上腺激素以及促甲狀腺激素過多,造成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月經不規則、庫欣氏症候群等現象,甚至會因腦瘤長大,壓迫到視神經。

鼻內視鏡腦下垂體雙鼻孔手術 助患者恢復視力

臨床上,一名52歲林先生,半年來發現有視力模糊現象,原以為是近視加重導致,直到接受視力檢查後,才發現有左眼外側視野縮小、眼神飄移現象,後來進一步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後,竟發現林先生顱內蝶鞍有一顆3公分的腦下垂體腫瘤,因此轉介至醫院治療,所幸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雙鼻孔手術後,已順利清除腫瘤,患者目前僅需接受追蹤治療。

傳統腦下垂體腫瘤手術 仍有16%復發機率

傳統腦下垂體腫瘤手術,因經單鼻孔進行,造成手術受腫瘤大小限制,僅能縮小腫瘤,無法完全摘除,且有16%復發可能。因此病患林先生透過主任鄭均洹以及神經外科醫師辛明泰合作下,進行鼻內視鏡腦下垂體雙鼻孔手術;辛明泰醫師指出,利用雙鼻孔鼻內視鏡經由鼻腔蝶骨竇,再到腦下垂體窩摘除腫瘤,不僅能保留正常腦下垂體,還能將大於1公分或巨大腦垂體腫瘤完全摘除。

術中定位導航 降低病患受傷機率

一般手術治療,分成鼻內視鏡經由鼻腔進入蝶竇以及開腦手術,主要都是為了能將腫瘤完全摘除,並防止再復發;辛明泰醫師表示,過去腦下垂體腫瘤手術較怕傷及大動脈,但其實手術過程中,使用定位導航系統,受傷機會較小,另外術後約5%病人會出現包括荷爾蒙不足、尿崩症、鼻漏(腦脊髓液由鼻部傷口滲出)等併發症,但經過藥物治療後,都能獲得有效改善。

若有疑似症狀 應盡快就醫治療

目前彰化基督教醫院複合式手術室,也設置192切電腦斷層掃描儀,不僅能幫助在術後立即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確認腫瘤是否完全切除,也能立即針對併發症做處理,加上手術中配備的導航系統,也能輔助醫師進行手術,提高安全性;鄭均洹主任呼籲,腫瘤若無法完全切除,仍可藉由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藥物幫助改善,因此若有出現疑似症狀,應盡快就醫治療,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腎臟癌發生人數增3倍 免疫療法提供治療新契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衛生署擬定調漲菸捐,現行20元提高至40元,這一兩天已將相關草案送至行政院。如修法順利,最快年底實施,屆時菸捐調漲,未來每包國產菸將接近百元,部份進口菸品則會破百。針對菸捐調漲一案,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賴士葆表示,對於菸價調整應採取菸捐調漲或是菸稅,黨團並沒有預設立場。不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北市政府將從4月1日起,在捷運各場站設置109台AED,預計年中完成。除了捷運站,也將陸續安裝在市民洽公處、學校、公有市場及夜市等公共場所,為把握突發性心臟停止的「黃金5分鐘」救命關鍵,北市預計3年設置1000台AED,而102年則以350台為目標。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24歲男大生長期與女友共用洗髮乳,沒想到原本頭髮油膩的情況沒解決,更出現大片頭皮屑,引致脂漏性皮膚炎,且一週掉髮量高達上千根,年紀輕輕就面臨禿頭危機。皮膚科醫師指出,可能因誤用不適合的滋潤型洗髮乳,加劇大量皮屑及掉髮情形。開業醫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醫師表示,男性頭皮的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疾管局統計,今年截至3月18日止,有42例恙蟲病確定病例;該局指出,遭恙蟲叮咬的病例多於4至5月間開始上升,由於恙蟲常在草叢間出沒,而清明時節將至,民眾去山區掃墓祭祖時,要小心防範。根據疾管局資料顯示,去年有460例恙蟲病確定病例;且根據99至101年的疫情資料分析顯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