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半數台灣人日坐6小時 研究示警:長時間坐著恐害你「越坐越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班坐著、吃飯坐著、通勤坐著、下班看電視也坐著,久坐的生活型態對健康影響大,但你知道久坐還會越坐越笨嗎!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引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結果提醒,中老年人坐太久,大腦內側顳葉的厚度可能會變更薄,而這部份的萎縮,與記憶障礙、阿茲海默症全脫不了關係。

台灣人一整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根據國健署公布的調查,有近5成國人每日平均久坐高達6小時,而且身體的運動量還遠遠不足國際建議。

洪育忠感嘆,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平常可能積極透過戒菸、戒酒、戒含糖飲料等方式,想要改善健康狀況,卻唯獨忽略了「久坐」的潛在威脅,事實上久坐比抽菸更危險。

長期久坐的人,洪育忠指出,因為將身體的重力壓在腰部、臀部,加上坐姿不良、身體歪斜,長久下來,常引發各種疼痛;現代人又愛長時間低頭玩3C產品,坐著易駝背,脖子向前傾,導致肩頸肌肉緊繃、僵硬,甚至手麻無力、頭痛、眩暈等,全都是常見的困擾,更讓身體功能變差。

洪育忠強調,久坐不動之所以會造成傷害,跟「活動量」最有關係,久坐代表體能活動量減少,身體會自動降低新陳代謝,偏偏現代人飲食習慣易攝取過多熱量,下場就是造成肥胖,而肥胖是一種發炎反應,若腹部、內臟脂肪較多,就較容易產生細胞發炎因子,三高、心血管、癌症等疾病隨之而來。

洪育忠強調,現在許多研究已證實熱量攝取過多或過少都不適宜,尤其是優質蛋白質及脂肪對維持身體所需能量很重要,少吃並不是最好解法,關鍵還是在於多活動,活動量不僅包含運動量,也包含適時起身多走動、舒展肢體動作、站立工作、做家事等,只要多動,就可提高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機能正常的運作。

醫師建議,上班族、通勤族不妨利用幾個小訣竅來破解久坐魔咒。像上班族可使用小容量的杯子裝水,讓自己經常需要走動去裝水,且不憋尿,強迫自己要離開座位走動;工作超過1小時就起身走動或做伸展運動;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多讓座給需要的人,少搭電梯、多走樓梯增加運動量;提前一站下車,多走路消耗熱量。

洪育忠說,別小看這短短幾分鐘的活動量,不但可打破「久坐魔咒」,起來走動的同時,還能讓大腦、眼睛稍作休息,使思路更加清晰。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型菸品滲入校園 台大、榮總等13醫師網路組團隊「專破迷思」

部桃重開張!門診住院減量 暫封「隔離病房」改造未來專收重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世界衛生組織更已將此疾病定調為全球大流行,該如何才能在這波疫情延燒下全身而退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顏佐樺醫師表示,除了注意個人防護、減少出入人多擁擠處之外,提升個人免疫力也是關鍵之一!莊譓馨營養師也補充,建議可從飲食調理做起,多攝取營養充足的食材,以強化身體的防護力喔!  想要強健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肺炎陰影籠罩全球 ,人體免疫力強弱,是能否有效預防病毒的重要課題。研究機構指出,提高免疫細胞中粒線體的活性,可幫忙免疫細胞功能,調控免疫反應,協助降低病毒傷害。面對病毒威脅,戴口罩、勤洗手是日常防疫的重要習慣,維持免疫力平衡更是關鍵。 免疫力如果下降,最直接的反應就...

閱讀詳情 »

暈眩冷風吹就天旋地轉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不穩...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 這些地方可以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