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印度出差染傷寒 恐因生鮮惹禍

印度出差染傷寒 恐因生鮮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傷寒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20餘歲女性,3月8日至27日間曾前往印度新德里出差,個案於當地斷斷續續出現上吐下瀉及發燒症狀但未就醫。

印度出差吃生鮮 旅途有腹瀉症狀

疾管署表示,推估這名女子發病日應為3月25日,返國後於3月28日至急診就醫,後續因腹瀉及發燒症狀未改善,於4月7日住院治療,經4月13日通報並檢驗確診為感染傷寒。衛生單位於調查時發現,個案在印度出差期間曾食用生魚片及生蝦,其同行友人亦於旅程中出現腹瀉症狀,現已安排採檢糞便送驗,其餘相關接觸者刻正調查中。

今年已5例傷寒確定病例 3名境外移入

依據疾管署疫情統計資料顯示,今年截至4月17日傷寒確定病例共5例,其中2例為本土個案,3名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度2例及菲律賓1例。近3年同期傷寒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2、1、7,其中境外移入病例數分別為8、0、6例,感染國家以印尼7例為最多,其餘為鄰近亞洲國家。

食物應吃熟食勤洗手 前往疫區可考慮接種疫苗

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主要的傳染途徑為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疾管署提醒,預防傷寒的方法包括:食物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不吃生食、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之礦泉水,此外,落實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一定要以肥皂或洗手劑澈底洗手,才能有效防範。另外,如欲前往傷寒流行疫區旅遊、經商或探親的民眾,可考慮接種傷寒疫苗,並於出國前向旅遊醫學門診醫師諮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期有藝人因「主動脈剝離」導致血管堵塞,驟逝於家中浴室,令人感到不捨與惋惜,但也因此讓民眾開始注視心血管問題與預防。心臟基金會黃瑞仁執行長指出,主動脈剝離有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高血壓的併發症容易在腦部造成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在心臟則易造成心肌梗塞,對主動脈最大的危險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孩子在幼兒園中,近視率就有10至20%,步入國小開始接觸課業後,近視度數每年以75至100度向上攀升,曾有1名國小6年級孩童近視高達800度,確診視網膜剝離,有相當高的失明風險。眼科醫師提醒,台灣環境就像近視培養皿,家長用3C產品當保母、過早讓孩子學識字等才藝,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0歲許姓阿嬤,日前因為騎腳踏車上街買菜,在路上發生車禍,送醫後發現腦震盪、鎖骨、肱骨及臉部皆有骨折之情形,而且肺部挫傷,疼痛難耐;經住院治療,並安排隱痕復位手術,術後恢復狀態良好且幾乎看不到疤痕。顏面骨折缺陷 影響日後生活針對患者的臉部多處骨折,南投醫院整形外科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追求健康飲食,但究竟該如何吃才是最適當的呢?國民健康署指出,建構肌肉與器官原料的蛋白質,每天都得適量攝取,不僅能幫助修補且建造身體組織,且參與許多免疫、代謝相關酵素的作用,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之一,建議民眾可從豆魚蛋肉類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來源。每日攝取豆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