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卵巢癌精準治療延復發 11月納健保給付

卵巢癌精準治療延復發 11月納健保給付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52歲的林小姐被公司外派至美國,因工作壓力長期經期不順,時常出現下腹痛,起初僅以為是巧克力囊腫,直到3年前才確診為卵巢癌,經過一連串治療後仍復發且多處轉移,醫師建議她回台灣和親友道別,間接宣判了死刑。回台後她不放棄,積極與醫師討論,利用精準治療於今年5月成功戰勝癌症。而精準治療也於11月納入健保給付,造福更多患者。

卵巢癌女性發生第7名 七成患者3年內復發

根據癌登報告,卵巢癌已超越子宮頸癌,躍升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7名,也擠入十大癌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提到,卵巢癌因無篩檢工具,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所幸今年健保將卵巢癌精準治療藥物納入給付,打破過往治療費用高昂的壁壘,讓醫病討論時得以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卵巢癌晚期無法以手術有效控制,需要搭配化療。研究顯示,即使穩定控制後,約7成患者仍會在3年內復發,且每次的復發期間會較前一次短。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賴鴻政理事長說明:「當患者化療後一年半第一次復發,第二次復發有可能在一年後,因此患者在化療後,第一個問題通常是『疾病何時會再復發』,而精準治療的出現讓過往頻繁復發的困境出現一道曙光。」

精準治療靠BRCA基因 復發時間延長至56個月

目前癌症治療也開始走向個人化,精準治療就是透過基因檢測給予適合的藥物。賴鴻政醫師表示,全台約有10-15%的卵巢癌患者具有BRCA基因突變,BRCA基因的功用為修復受損雙股DNA,但癌細胞BRCA的功能受損,修復管道僅剩修復單股的PRAP基因,此時介入PRAP抑制劑,使DNA都無法修復,癌細胞自然凋亡。

雖然10-15%患者非多數,但精準治療效果極佳,根據國際臨床研究成果,過往有超過5成患者會在14個月內復發,如今使用PRAP抑制劑便能將復發時間延長超過4倍,拉長到56個月!因此獲得健保給付,大幅減輕BRCA突變患者的負擔。

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健檢時可做骨盆超音波

近年來隨著人數逐年增加,卵巢癌的疾病意識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卵巢癌的好發族群為40~59歲的中年婦女,賴鴻政醫師建議,於每年健檢時可以多做骨盆超音波檢查,若一、二等親屬具有卵巢癌病史,更應該定期檢查關心卵巢健康,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方能獲得最好的治療成效。

【延伸閱讀】

國中生打球吃蘿蔔乾 針灸撥筋三天後速回球場

氣喘吸藥緩解就沒事了? 醫:沒喘時這樣控制可減少發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2386例本土病例,95例境外移入,包含82例落地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病例的人數增長速度極快,「疫情將有大規模的展開。」而媒體問及「本土病例破萬的時間點」時,陳時中回應「大概是月底。」 今日增加1重症 中症8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部分縣市的「輕症居家照護」已經上路,各縣市也即將施行;同時為了降低119的負荷,個案如有出外就醫需求,可以自己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放寬就醫的交通方式,不論是緊急或非緊急,或是輕症居家照護,都可由親友接送,或是自行前往(步行或開車、騎車)。另外派救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常常會心悸、頭暈?小心你可能是心房顫動患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陳志維醫師說明,「心房顫動」是跟老化十分相關的疾病,隨著年紀的增加,心房顫動發生的比率也會增加,若本身是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的患者,也會是心房顫動好發族群。 心房顫動除了會造成心悸、頭暈、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4/20)本土個案新增2386例,相較昨日成長四成;境外移入數則有95例,包含落地採檢82例及13例居家檢疫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疫情發展速度快,估計未來可能病毒傳播可能會更大規模地展開」,呼籲民眾外出時需謹慎以待,戴口罩、保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