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雞蛋買回家不能直接放冰箱,竟然得先……99%的人都不知道!

1儲存雞蛋小竅門

原來雞蛋買回家不能直接放冰箱,竟然得先……99 的人都不知道!原來雞蛋買回家不能直接放冰箱,竟然得先……99 的人都不知道!

(圖片擷取自愛微幫

/ 1.冰箱中雞蛋不可小頭在上 /

大家買回雞蛋後,一般會直接把雞蛋亂放到冰箱中,但是正確的存放方法是放時候要大頭朝上,小頭在下,這樣可使蛋黃上浮後貼在氣室下面,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黃,也有利於保證蛋品質量。

/ 2.雞蛋不可橫放保存 /

雞蛋存放久了,尤其是外界溫度較高時,蛋白黏液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會慢慢脫去一部分水分,失去固定蛋黃的作用。這時如把雞蛋橫放,由於蛋黃比重比蛋白小,蛋黃就會上浮,靠近蛋殼,變成粘殼蛋。所以雞蛋不宜橫放保存。

/ 3.雞蛋忌與揮發性物質同裝運 /

因為此類物質如蔥、姜、辣椒等的強烈氣味會通過蛋殼上的氣孔滲入雞蛋中,加速雞蛋變質。

/ 4.從冰箱中取出的鮮蛋不可再久置或再次冷藏 /

因雞蛋取出後在室溫下會「發汗」,小水滴中的細菌和微生物會很快透過蛋殼深入蛋液內層,所以雞蛋已不能保質,要馬上食用。

/ 5.雞蛋存放前不可用水沖洗 /

有些雞蛋的外殼很髒,人們喜歡清洗後再存放,以免污染其他食品。但清洗會破壞雞蛋原有的外蛋殼膜,使細菌和微生物暢通進入蛋內,加速雞蛋變質。可以用保鮮袋或膜包起來再放,就不會造成污染了。

/ 6.有獨立的存放空間 /

在沒有條件冷藏雞蛋的時候,要儘量用乾淨的紙或布做成雞蛋形狀的空穴,使每個雞蛋有獨立的存放空間,並且避免直接暴露在空氣裡。這樣可以減少細菌和微生物侵入的機會,能夠延長雞蛋的保存時間。

 

 

2

雞蛋的保質期原來雞蛋買回家不能直接放冰箱,竟然得先……99 的人都不知道!

雞蛋變質的時間與存放時的溫度、濕度緊密相關。

 

在溫度高和潮濕的南方,保存25天~40天就可能變質。當溫度高於25℃時,雞蛋變質腐敗的時間將明顯縮短。

 

雞蛋的生產日期是指雞蛋被母雞產出的時間,而非出廠日期或包裝的時間。越新鮮的雞蛋質量越好。

 

 

 

除了雞蛋的存放之外

一些食用雞蛋上的問題也常常困擾著我們

看看下面這些問題是不是你經常糾結的

 

2

雞蛋食用貼士

 

/ 1.中老年人不必怕食蛋黃  /

傳統觀點認為雞蛋黃含膽固醇高,是直接造成人類發生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及腦中風的罪魁禍首。所以,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不敢吃雞蛋黃。

 

鑑於雞蛋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2、B6、D、鐵、鈣、磷等營養成分,專家認為,老年人每天吃1至2個雞蛋(包括蛋黃)是有益健康的,當然,也不宜食之過多。

 

/ 2.旺雞蛋(毛雞蛋)不宜吃  /原來雞蛋買回家不能直接放冰箱,竟然得先……99 的人都不知道!

旺雞蛋即孵化小雞而沒出的蛋。因溫度不適或感染病菌,蛋內胚胎死於蛋殼內而停止發育。有人認為這種死胎蛋營養價值高,而且可以治多種病,實際上沒有科學根據。

 

因為,這種蛋內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都已發生變化,絕大部分被胚胎利用和消耗了,所剩養分甚微。經測定,死胎蛋內幾乎100%含有病菌。食用這種蛋可能會發生食物中毒、痢疾、傷寒、肝炎等疾病。

 

/ 3.雞蛋禁用紅藥水染紅 /

我國民間有用紅藥水把雞蛋染紅以示喜慶的習俗。紅藥水又叫紅汞,屬外用消毒藥,不可內服,因內含有毒的汞。

 

紅藥水煮雞蛋時汞會穿過蛋殼表面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小孔,再透過蛋殼內的一層薄膜,進入蛋白和蛋黃,人食後便會引起中毒。辦喜事若確實需要把雞蛋染成紅色時,應選用食用紅色。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孩童提早發育卻長不高?醫師籲家長留意幼童BMI(身體質量指數)!營養是幼童成長的重要因素,但若孩童營養過剩、肥胖,反而易造成性早熟而影響發育。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蔡輔仁醫師指出,成長提前啟動,不代表後續會維持成長速度,甚至可能提早結束青春期,反而壓縮成長時間。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老父肝硬化命危,子女捐肝助重生!因嚴重肝硬化而危在旦夕的林民農,孝順的子女爭著捐肝,由大女兒配對成功,經醫療團隊協助,完成長達12小時的活肝移植手術,讓女兒捐出百分之六十的右肝,救回一命。大林慈濟醫院移植外科主任尹文耀表示,慢性C型肝炎易併發肝硬化,肝臟長期發炎,導致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日前外媒報導,生酮飲食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強調高脂飲食的危害被低估,然而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對此篇新聞的研究來源有不同的解讀。生酮飲食強調攝取大量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強迫身體燃燒脂肪作為熱量來源,有助於減肥。但此由美國心臟協會贊助的研究,以老鼠實驗為基礎,且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氣喘患者對「吸入型類固醇」存有偏見,常在狀況改善後便自行停藥、感到不適時再重新使用;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膣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呼籲,若是不規律用藥反而會使氣喘反覆發作,更恐惡化形成慢性肺病,他提醒,需要注意患者生活環境,並與醫師討論,方能進行有效治療。無醫囑勿停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