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又增一例! 高市女確診德國麻疹

又增一例! 高市女確診德國麻疹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2018)年3月初出現高雄市第二例境外移入德國麻疹確定病例,該案為居住左營區32歲女性,個案日前曾至菲律賓自助旅遊2個多月。個案回台當日開始出現喉嚨痛、發燒及關節酸痛等症狀,之後發生頸部淋巴腫大、全身紅疹並至大醫院急診室就診,經醫師通報後,疾管署研判為德國麻疹確診個案。

相關接觸者74人 持續監控至月底

經疫情調查,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家人、餐飲小吃店及就醫時等相關接觸者共74人。因應加強落實德國麻疹個案接觸者自主健康管理,衛生局隨即開立「德國麻疹個案接觸者健康監測通知書」,並進行相關衛教,請接觸者於健康監測期間依通知書所列注意事項,落實健康監測及防護措施。

並呼籲民眾有疑似症狀時,切勿輕忽自行就醫,應進行自我保護隔離,並立即聯繫衛生所安排就醫,透過醫院規劃就醫動線,避免接觸交叉感染,以降低群聚疫情發生,全案將持續監控至3月26日止。

孕婦感染影大 嚴重恐致胎兒亡

德國麻疹是一種急性病毒高傳染疾病,一般人感染後大多症狀輕微;但孕婦於懷孕前期感染可能造成死產、自然流產;胎兒可能發生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心臟病等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

國內育齡婦女如經檢驗不具德國麻疹抗體,可攜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報告,至各縣市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免費接種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

前往疫情流行區 可先評估疫苗防範

有鑑於國際間疫情頻傳,疾管署呼籲,民眾近期赴東南亞等流行地區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MMR疫苗接種防範,以確保健康快樂遊;並於流行地區應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觸摸口鼻,出入人潮密集地區可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

此外,德國麻疹在出疹前後7天都具有傳染力,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家中如有年滿 1歲幼兒,應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疫苗: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應儘速戴上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及暴露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19歲大學女生,每天有運動習慣,但幾個月前雙腳開始變粗、肚子也變大,還胖了15公斤,起初以為自己發胖,因此拼命跑步減重,但體重不僅未降下來,後續還出現咳嗽、尿尿變紅及泡泡變多,也常常又累又喘,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水腫所引起;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罹患紅斑性狼瘡,且因爲發病破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超強寒流一波接著一波,全台各地屢屢創下凌晨最低溫!隨著氣溫直降,早晚的溫差越來越大,許多民眾最常注意的是家裡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因為溫差過大而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肌梗塞外,還有主動脈剝離,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一旦發生,很可能會突然失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每年455人/每百萬人口與盛行率3,219人/每百萬人口都高居世界第一,其最大病因就是糖尿病,佔比超過一半比例為51.5%,因此,糖尿病腎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就顯得十分關鍵與重要。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  恐致腎病變安南醫院腎臟科醫師...

閱讀詳情 »

什麼是發炎? 炎症,俗稱「發炎」,主要是因為身體受到外來刺激而產生的防禦反應,這原本是好的預防機制;但相反的,發炎也會造成組織腫脹、滲出液和異常細胞增生,產生致病的風險。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許多文明病都與「發炎」有關,比如:心肌梗塞、糖尿病、阿茲海默氏症、癌症、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等。三餐外食,油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