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又變異!「Omicron亞變種」在台灣現蹤 專家曝威脅性

又變異!「Omicron亞變種」在台灣現蹤 專家曝威脅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Omicron變異株的特性是容易造成重複感染、免疫逃脫,而根據最新研究,沒有施打第三劑疫苗,面對Omicron保護力幾乎「失效」。而病毒變種的速度快到令人難以想像,近期全世界有40國家出現Omicron的亞變種(BA.2),而在台灣高雄也出現了三例BA.2個案,至於是否造成更大的威脅?就目前的初步研究資料顯示,BA.2的免疫逃脫能力並無更強,但仍持續觀察。

面對Omicron 2劑疫苗效果幾乎失效

面對Omicron的侵襲,完整兩劑基礎劑疫苗效益降低,根據最新研究發現由於抗原漂變及疫苗中和抗體反應地圖顯示Omicron與其他變種病毒之距離相距甚遠,代表其他變異株所產中和抗體難以中和Omicron,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張維容表示,因此Omicron容易造成重複感染(reinfection)與免疫識別逃脫等情形

而另一美國研究利用線上預約式的得來速篩檢資料收集不同疫苗接種狀態資訊,結合PCR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無論是2劑輝瑞疫苗或2劑莫德納疫苗,面對Delta變種病毒,雖預防症狀感染效益隨時間衰退,但仍能維持約60%左右效益,張維容坦言,然而在面對具有免疫識別逃脫特性的Omicron變異株,6個月後保護力呈現極低、接近失效,因此建議施打第三劑疫苗。

最新第三劑疫苗施打後的效益新知顯示,面對Omicron變種施打第三劑可再提升超過6成保護力,以降低感染。該研究更進一步發現,第三劑除了可以保護免於感染之外,針對感染者無論是感染DeltaOmicron感染者體內病毒量皆更低,表示第三劑疫苗可以減少感染者體內病毒量。

張維容表示,另一篇研究則是探討Delta及Omicron變異株於不同疫苗狀態下,疫苗在預防急診及住院方面的效益,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於Delta,Omicron的疫苗效益明顯較低且下降幅度較大,因此仍呼籲民眾盡速接種追加劑,以再次提升免疫保護力

Omicron亞變種現蹤 究竟威脅大不大?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陳立昇教授表示,Omicron目前在全球流行以BA.1為主,在少數國家發現亞變種BA.2及BA.3,從三者變異點上的差異可發現BA.2無69-70缺失,因此更難被早期檢測,此外僅BA.1具有與一般感冒病毒相同的遺傳片段(ins214EPE)。台灣目前在高雄出現了三例BA.2個案,而全球也有40個國家出現BA.2其中以丹麥為最多,但整體個案仍較BA.1少,全球僅占4.2%。全球首例BA.2個案於去年11月由菲律賓通報,在12月6日英國也出現首例個案,目前已累計426例,因此英國衛生安全局近日將BA.2升級為「調查中的變異株(VUI)」。

根據南非及丹麥的變種病毒佔比可發現BA.2比例逐漸上升,丹麥更是在短短半個月內BA.2比例成長了五倍,即將成為主流株。陳立昇表示,根據丹麥初步研究顯示BA.2個案住院比例與BA.1無差異,亦無證據顯示BA.2病症比BA.1嚴重,因此免疫逃脫能力可能不會比BA.1更強,但仍需持續觀察。

參考資料

1.Karlijn van der Straten, et al., medRxiv, 2022.

2.Accorsi et al, 2022, JAMA

3.Mark G. Thompson, et al., MMWR, 2022

4.NCID; GISAID; UK technical briefing 34; Denmark Statens Serum Institute

【延伸閱讀】

Omicron襲帛琉 新光醫院派醫療團帶防疫物資即刻支援

Omicron一般口罩也難擋? 防感染「1關鍵」要做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許多民眾每年都會定期安排健康檢查,但是印滿專業醫療術語與數字的報告,往往一看三不知。一名年約65歲的男子,五、六年來做健檢都無其他異常,唯獨紅血球指數有升高趨勢,但因沒有任何症狀,始終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出現輕微發燒、虛弱、肌肉痠痛等類流感症狀就醫,才發現脾臟已有腫大現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常常牙齦出血、瘀青、紫斑,可能是血小板低下甚至血癌引起!一名70歲楊阿嬤因為牙齦出血看牙科,牙醫師發現可能有血小板低下問題,會診血液科醫師後,發現血小板只有2千多。楊阿嬤看診時有全身紫斑、異常出血問題,經過網狀血小板檢查,發現網狀血小板數值高達25%,只要大於10%就可評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國內目前已新增7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疾管署提醒,民眾平時如需在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應做好防蚊措施,並按時帶家中嬰幼兒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以預防感染。豬舍、鴿舍、水稻田、溝渠為高風險環境疾管署表示,新增7例個案,年齡介於17至70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彰化縣有一對90歲及86歲的詹姓姊妹,被驗出c肝超過20年,也已早期肝硬化,經由衛福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詩典施以口服健保新藥治療,姊姊已完成治療,妹妹也已驗不到病毒並持續治療中。偏鄉醫療密醫多 女性輸血染C肝陳詩典表示,早年偏鄉醫療條件不好,看病不方便,使得密醫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