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及早著手退休規劃 擁抱樂齡生活第二春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50歲以上的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近8成受訪者有意識自己已屆退休/老年年齡,但約4成民眾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為提醒中、老年人先做好並實踐退休規劃,董氏基金會今推出「預約樂齡新舞台」老年憂鬱防治短片及《未來更幸福!退休前必修的12堂課》、《樂齡圓夢實踐家》2本書,教導民眾如何計劃及享受樂齡生活。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台灣已邁入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高齡社會」,但根據調查,70歲以上民眾,每10位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因此積極推展老年憂鬱防治工作,提供中、老年人及陪伴者促進長者心理健康的資源。

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賴進祥提到,今年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出版《未來更幸福!退休前必修的12堂課》與《樂齡圓夢實踐家》2本書,以及製拍宣導短片「預約樂齡新舞台」,傳達老年生活多元,再創自己價值是保持快樂的方法,並希望透過影片及書籍內容讓民眾獲得啟發,不因年紀而改變對自我的肯定,自信自得的度過退休生活。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2019年針對50歲以上民眾對退休及老年預備之需求現況調查,結果有近8成受試者意識到自己已達退休年齡,但約4成受試者尚未實際規劃退休生活,女性展開樂齡生活的比例高於男性。葉雅馨建議提前做好規劃,安排能取代工作的活動,藉由做運動、培養嗜好、親友相聚及從事志工服務4項行動,讓自己累積正向能量,享有快樂的退休生活。

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指出,臨床上許多引發老年憂鬱症的個案都是發生在退休之後,因為頓時失去生活重心,而「鰥、寡、孤、獨、老」皆為引發憂鬱情緒的危險因子,提醒年長者可以從中反向思考及預防,例如透過拓展生活圈、安排事情與人連結、做好退休規劃等找到成就感。

蔡佳芬也呼籲陪伴者,可觀察長者語言及行為,當長輩常出現負面想法,例如覺得自己沒用、沒朋友,或說話的次數、音量、語調與過往不同;行為上開始常抱怨身體疼痛、眉頭深鎖,原本有興趣的活動都不感興趣、沒食慾、體重減輕時就要特別注意,若發現身旁的人可能有憂鬱症狀,可以鼓勵及陪伴對方尋求專業協助。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護又協助一名確診產婦順利迎來新生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日前就收治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產婦,儘管打過2劑疫苗,仍無症狀確診,且連陪產的丈夫也一同檢出新冠肺炎陽性,醫院最後一口氣出動10多名醫護、在穿著全套防護裝備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剖腹手術,術後新生兒更直送負壓隔離...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U.S.CDC家中寶貝總是不聽話、整天跑跑跳跳,身為家長的你總是一個頭兩個大嗎?小心,疏忽掉到細節有可能會延誤孩子成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通常在兒童時期被診斷出來,並且該症狀通常會持續到成年期。患有注意力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下午2點才在疫情記者會上點頭同意、正式公布「快篩陽=確診」即起適用於三類人,但短短不過幾個小時之後,指揮中心又把實施時間點往後延了! 陳時中下午公布修訂病例定義,新增「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或居家檢疫期間使用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英國心臟基金會生活中常因為想要享受美食或是便利性作為食物的選擇,但是往往不忌口的下場,長期下來啊,可能會導致疾病上身!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整理英國心臟基金會彙整平時吃的10種不健康的食物改用其他健康食材做替換,讓你不僅吃飽又可為健康加分!英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