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乾、眼乾老是好不了?小心免疫力亢進釀乾燥症

作者:駱慧雯

老是覺得嘴巴乾、眼睛乾,看遍醫生卻都無法有效改善嗎?小心,很可能是「乾燥症」惹的禍!中醫師表示,乾燥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典型症狀除了口乾和眼乾之外,有些患者還會以肌肉痠痛、皮膚乾癢等為表現,因此很容易被忽略或與其他疾病混淆。

口乾 眼乾老是好不了?小心免疫力亢進釀乾燥症

乾燥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典型症狀為口乾和眼乾。

惱人乾燥症 女性罹病率是男性的8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書怡表示,「乾燥症」的真正名字叫做「修格蘭氏症(Sjogren’s Syndrome)」,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盛行率約0.05%至4.6%,其中女性是男性的8倍。特別的是,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原發性乾燥症在台灣的發生率排名已升至第2,僅次於類風濕關節炎,但另一方面,所有的風濕免疫疾病都有可能產生繼發性的乾燥症,因此患病的人數相當可觀。

乾燥症的病情可重可輕,若能妥善治療,大多數病人的病情都能控制良好,但談起生活品質,箇中之苦卻是旁人難以體會。就有一名家住台中的60歲婦人,在幾年前因複視發現罹患繼發性乾燥症,後來雖然遵從醫囑配合治療,抽血檢驗數據都穩定,但因為自體免疫攻擊神經系統引發病變,讓她飽受筋骨緊繃痠痛之苦,所幸最後在風濕免疫科醫師的轉介下,接受中藥合併治療,筋骨痠痛減少,才重拾昔日喜愛的跳舞運動。

滋陰清熱又理氣 中醫輔助治療乾燥症效果佳

陳書怡中醫師表示,中醫視乾燥症為「燥痺」,一方面可能是氣血津液在循環上出現阻礙,進而表現出乾燥、不通的症狀,而這些障礙包括濕熱、痰阻、血瘀等;另一方面可能是氣血津液的來源減少,而引發原因包括外感邪熱及臟腑虛損。整體來說,中醫治療乾燥症主要以滋陰、清熱、理氣、活血等原則,再配合個人體質的差異做調整。

口乾 眼乾老是好不了?小心免疫力亢進釀乾燥症

陳書怡中醫師表示,中醫治療乾燥症主要以滋陰、清熱、理氣、活血為原則。(圖片提供/中國附醫)

中西醫合併乾燥症的治療,可以發揮優缺點截長補短之效,減少西醫治療的副作用,減少藥物使用的劑量和穩定病情,讓病人獲得較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不過,除了對症用藥之外,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很重要。

免疫力太亢奮 自體免疫疾病飲食清淡別亂進補

陳書怡中醫師強調,自體免疫疾病往往代表身體的平衡出了狀況,才會產生大量的自體抗體攻擊自己的器官,這個時候絕對不是免疫力下降,而是免疫力的亢進。因此除了正確診斷和治療之外,乾燥症患者還要避免炸、烤、辣、酒、補,養成均衡且清淡的飲食習慣,規律作息,保持心情愉快,適度運動,並且注意清潔衛生,才能避免疾病加重和一再復發。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百度)   你有偏頭痛問題嗎?每當偏頭痛發作就痛不欲生,只能靠止痛藥暫時舒緩?但依靠止痛藥抑制疼痛,實在不是長久之計,更要小心會有副作用。   除了止痛藥外,網路上也流傳許多治療偏頭痛的偏方,像是透過吃花生,或是花生米泡醋的方式來緩解頭痛症狀,這樣的方式真的有效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小六女生因外陰部紅腫疼痛來求治,經檢查發現紅腫部位裡有一個大潰瘍,並發現口腔黏膜也有數個破洞,詢問家屬確認小女生經常有反覆性嘴破問題,媽媽認為是孩子吃東西不乾淨引起並沒有重視,最後經診斷是白塞氏症造成。但也有很多原因造成反覆性口腔潰瘍,例如壓力、營養缺乏、女性月經、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截至2009年為止,成年人口的糖尿病盛行率為6.38%,換句話說,每15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因糖尿病控制不佳而誘發的各種併發症中,神經病變是相當常見的。而糖尿病神經病變治療有血糖控制、足部照護及藥物治療等三大重點。 出現「戴手套、穿襪子」般的感覺喪...

閱讀詳情 »

以為灌腸就算排便乾淨?以為血便就是痔瘡?大腸瘜肉都會轉成癌嗎?胃腸科醫師自己也有大腸瘜肉,靠定期檢查、正視日常保健才是防癌之道 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有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