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乾、眼乾老是好不了?小心免疫力亢進釀乾燥症

作者:駱慧雯

老是覺得嘴巴乾、眼睛乾,看遍醫生卻都無法有效改善嗎?小心,很可能是「乾燥症」惹的禍!中醫師表示,乾燥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典型症狀除了口乾和眼乾之外,有些患者還會以肌肉痠痛、皮膚乾癢等為表現,因此很容易被忽略或與其他疾病混淆。

口乾 眼乾老是好不了?小心免疫力亢進釀乾燥症

乾燥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典型症狀為口乾和眼乾。

惱人乾燥症 女性罹病率是男性的8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書怡表示,「乾燥症」的真正名字叫做「修格蘭氏症(Sjogren’s Syndrome)」,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盛行率約0.05%至4.6%,其中女性是男性的8倍。特別的是,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原發性乾燥症在台灣的發生率排名已升至第2,僅次於類風濕關節炎,但另一方面,所有的風濕免疫疾病都有可能產生繼發性的乾燥症,因此患病的人數相當可觀。

乾燥症的病情可重可輕,若能妥善治療,大多數病人的病情都能控制良好,但談起生活品質,箇中之苦卻是旁人難以體會。就有一名家住台中的60歲婦人,在幾年前因複視發現罹患繼發性乾燥症,後來雖然遵從醫囑配合治療,抽血檢驗數據都穩定,但因為自體免疫攻擊神經系統引發病變,讓她飽受筋骨緊繃痠痛之苦,所幸最後在風濕免疫科醫師的轉介下,接受中藥合併治療,筋骨痠痛減少,才重拾昔日喜愛的跳舞運動。

滋陰清熱又理氣 中醫輔助治療乾燥症效果佳

陳書怡中醫師表示,中醫視乾燥症為「燥痺」,一方面可能是氣血津液在循環上出現阻礙,進而表現出乾燥、不通的症狀,而這些障礙包括濕熱、痰阻、血瘀等;另一方面可能是氣血津液的來源減少,而引發原因包括外感邪熱及臟腑虛損。整體來說,中醫治療乾燥症主要以滋陰、清熱、理氣、活血等原則,再配合個人體質的差異做調整。

口乾 眼乾老是好不了?小心免疫力亢進釀乾燥症

陳書怡中醫師表示,中醫治療乾燥症主要以滋陰、清熱、理氣、活血為原則。(圖片提供/中國附醫)

中西醫合併乾燥症的治療,可以發揮優缺點截長補短之效,減少西醫治療的副作用,減少藥物使用的劑量和穩定病情,讓病人獲得較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不過,除了對症用藥之外,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很重要。

免疫力太亢奮 自體免疫疾病飲食清淡別亂進補

陳書怡中醫師強調,自體免疫疾病往往代表身體的平衡出了狀況,才會產生大量的自體抗體攻擊自己的器官,這個時候絕對不是免疫力下降,而是免疫力的亢進。因此除了正確診斷和治療之外,乾燥症患者還要避免炸、烤、辣、酒、補,養成均衡且清淡的飲食習慣,規律作息,保持心情愉快,適度運動,並且注意清潔衛生,才能避免疾病加重和一再復發。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sxy618.)每年的4-5月,新鮮飽滿的在豆苗上掛滿了,以前農村常吃的時令鮮豆,如今好像極少見了,其實鮮蠶豆營養價值極高,最值得稱讚的就是含鉀豐富,100克蠶豆含鉀1503毫克,而我們常見的高鉀水果100克香蕉含鉀量為256毫克,蘋果含鉀量為...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相信每個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成年人體內水分約占到了體重的60%-70%。兒童體內所含水分的比例還要高些。一般一個成人每天需要的水分2500亳升左右。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水的運輸作用促進了能量交換和物質轉運,一切物質的新陳代謝都離不開水。 每天都喝水,但是很多...

閱讀詳情 »

她今年50歲,每天喝一杯這個讓她斑淡了、毒素排掉了、不再便秘了、口臭也沒了,甚至連多年的小腹都不見了!   圖片來源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老祖宗傳下來長生不老的秘訣:“要叫人不死、 腸中須無屎”,這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醫家自古就提倡 &ldquo...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民以食為天,而吃飯自然是離不開碗筷的,那麼你知道筷子應該多久換一次嗎?我們都知道蔬菜水果農藥殘留很多,所以會用淡鹽水泡一陣在清洗,但是我們的廚具貌似往往被忽略了,什麼案板,菜刀,筷子一般是我們不被重視的範圍,尤其筷子,其實筷子的細菌多的超乎我們的想像,除了經常用開水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