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痛又血尿 子宮內膜異位症險毀新娘夢

經痛又血尿 子宮內膜異位症險毀新娘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雯雯(化名) 今年27歲,五年前每逢經期就下腹劇烈疼痛、解尿不順,甚至發生血尿,原以為是泌尿道問題,經轉診泌尿科與婦產科檢查後,才發現是瀰漫性的子宮內膜異位到膀胱,卵巢同時有6、7公分的巧克力囊腫。雖以腹腔鏡手術及搭配半年停經針劑藥物治療,並每三個月回診追蹤,卻仍在第三年時復發,卵巢又長出一顆3公分囊腫。原本計劃兩年後要結婚、懷孕的她,擔心再次手術會傷害卵巢而可能導致不孕,甚至考慮放棄結婚。

術後復發率逾五成 搭配長期藥物治療防復發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莊斐琪醫師表示,雯雯就診時陷入結婚跟手術兩難困擾,由於考慮到未來有生育需求,因此建議她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不僅經痛顯著改善,也因較低的副作用能持續服用,避免再次手術,為迎接幸福未來做好準備。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極易復發的疾病,首要治療目標為控制疼痛與避免復發,莊斐琪醫師指出,手術治療雖可清除病灶、緩解疼痛,但五年內復發率高達50%以上,故術後搭配長期藥物控制病情非常重要,避免因復發而再次面臨手術的命運。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比起過去常用的停經針劑藥物或雄性素,較無更年期症狀、雄性化的副作用,在暫時沒有懷孕需求的情況下,可以長期使用不需停藥,更能有效預防復發。

健保給付新型口服黃體素 臨床研究證實有效改善疼痛與生活品質

莊斐琪醫師提到,不同於過去僅有歐美研究數據,今年亞洲國際會議上,發表亞洲患者以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的臨床試驗,顯示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後,患者生活品質顯著改善,尤其在「疼痛」方面更有顯著進步,且具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患者能持續治療,解決過去藥物只能使用6個月的困擾,為長期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提供更好的藥物選擇。

主動尋求婦產科醫師診斷檢查 揮別子宮內膜異位症夢魘

「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子宮內膜跑到子宮外所造成的疾病,研究指出,約有6~10%的育齡女性為其所擾,高達64%患者年齡小於30歲,尤其在有家族史的女性中更常見。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卵巢、骨盆腔,也可能侵犯大腸、膀胱等部位,最遠還可能跑到肺部,因而引起經痛、骨盆腔疼痛、不孕等相關症狀,影響患者生活甚鉅。

莊斐琪醫師提醒,面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需要長期抗戰,若有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症狀,或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應主動尋求婦產科醫師診斷,以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接受過手術治療的患者,也應保持每三、四個月定期追蹤,同時搭配藥物長期治療,才能有效避免復發,揮別疼痛的夢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晚餐與肥胖   90%的胖子緣於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晚餐與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素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並...

閱讀詳情 »

給我開一盒阿莫西林,我最近牙疼,鼻竇炎也發作了,這款藥對我兩個毛病都管用。昨天,某藥店,一位中年男子正與工作人員交涉,在沒有醫院處方的情況下希望能買到這個處方藥。隨著大家對健康的日漸關注,不少家庭都有備小藥箱的習慣,一旦發生感冒、發燒、咳嗽等常見病時,就自己在藥箱裡找點藥吃吃,或是臨時到藥店買。日前...

閱讀詳情 »

  癌症在幾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隱瞞, 直到因特網的發展,這個的解答才漸漸流傳開來。 如果你有癌症, 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內盡可能攝取到最大量的B17。在七百億美元的化療工業的今天, 依靠癌症討生活的人數比死于癌症的人還多。許多醫生個人對癌症的觀點,與大衆所認知的信息, 有如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頭皮又油又癢,頭皮屑變多,去角質真的能改善嗎?日前一名女病患,因為頭皮屑困擾,到美髮店時被建議進行去角質護理,沒想到頭皮又癢又痛的,嚇得她趕緊就醫,才發現是因為過度深層清潔,造成過敏性皮膚炎,頭皮出現大片紅腫的現象。開業醫師趙昭明表示,季節交替氣溫改變,頭皮適應不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