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渴不是唯一指標!身體缺水易傷腦,常見警訊別輕忽

水庫缺水,看水位高低就知道;身體鬧水荒,又有什麼判斷依據呢?「口渴」絕對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個答案,那麼,其他的呢?快看中醫師的說明和推薦的補水法!

口渴不是唯一指標!身體缺水易傷腦,常見警訊別輕忽

水,佔人體組成的60%至70%,身體各部位包括淋巴、血液和腦脊髓液在內,都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以參與體內的各種生化反應,平衡酸鹼值和電解質,維持健康。

爬山迷路是遇到魔神仔?其實是身體嚴重缺水

黃慧娟中醫師強調,人是恆溫的動物,身體一旦缺水,體內的熱散不出去,不但容易導致「低燒」和中暑症狀,體溫太高還會破壞可維持身體正常功能、消化食物及修復組織的酵素,引發消化不良、胃脹氣、胃痛等消化道症狀。「低燒」係指體溫偏高,介於37.5至38℃之間;體溫38℃以上稱為「發燒」。

除此之外,身體缺水嚴重時更會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意識不清或暈厥。新聞報導有時候會提到民眾爬山疑似遇到魔神仔導致迷路的事件,從醫學角度來解釋,可能原因之一便是身體缺水太嚴重,電解質不平衡,影響中樞系統所產生的錯覺。

口渴不是唯一指標!身體缺水易傷腦,常見警訊別輕忽

中醫認為身體缺水是「津液虧虛」之症,表現症狀不只是口乾舌燥一種。

身體缺水早知道!4大體質缺水表現大不同

如何及早發現身體缺水了呢?許多人把「口乾舌燥」當作指標,但這樣還不夠,因為身體內的水庫可不只一座,不同的部位缺水,表現出來的警訊也不完全相同!黃慧娟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身體缺水是「津液虧虛」之症,大致可從4種體質來討論表現症狀:

體質1/肺燥:除了容易口渴、舌頭乾之外,肺部太過乾燥的人,也容易在季節轉換、進出冷氣房或所處環境濕度太低時,引發過敏性乾咳;待在高溫環境下,比一般人更容易爆汗。另外,「肺主皮毛」,肺燥體質的人也常有皮膚缺水、粗糙、易長細紋的困擾。

體質2/腸燥:肺與大腸相表裡,腸燥可能是肺燥所引起的;可能是飲食偏好辛辣燒烤炸物所造成。排便乾硬或呈現羊屎狀,是這類體質身體缺水的典型代表。

體質3/胃熱:在4種體質中,胃熱體質的口乾舌燥情況最嚴重。胃熱的形成多與飲食重口味、偏好辛辣燒烤炸物有關,平時多伴隨消化不良、腹脹、糞質乾硬等症狀。

體質4/腎陰不足:中醫認為「腎主水液」,意指腎有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作用。如果發生腎陰不足的情況,身體水分調節不當,就容易出現頻繁小便,但不一定尿很多的現象,且普遍伴隨睡不好、腰痠背痛的症狀;而隨著腎陰虧虛的情況變嚴重,後期往往會出現「一喝就尿」,身體根本無法吸收水分的狀況。

口渴不是唯一指標!身體缺水易傷腦,常見警訊別輕忽

幫身體補充水分,正確做法是每半小時喝3至4口,而不要等到真的渴了才牛飲。

喝水不簡單!快學習正確的補水法

身體缺水了,直接喝水固然很重要,但也要看身體有沒有辦法吸收。黃慧娟中醫師建議,養成每半個小時喝水100至150cc.c.(大約3、4口)的習慣,規律的少量補水,有助身體充分吸收和利用。千萬不要很長一段時間沒喝水,感覺口渴了才猛灌開水,不但身體來不及吸收,也會導致血壓異常,刺激身體排除水分,形成「補水不成反缺水」的負面效果。

幫身體補水,除了掌握飲水的正確方式之外,平時容易口乾舌燥或是4大缺水體質的人,可以諮詢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做調理。另在炎炎夏日裡,也可以中午煮一壺消渴養生茶飲用,有清熱、降火、生津之效,可以幫助更快解除身體的渴。

【消渴養生茶】

  • 材料:天花粉3錢、麥門冬2錢、生蓮藕汁15c.c.、水500c.c.。

  • 作法:

    1. 取新鮮蓮藕,用蔬果調理機攪打成泥後,放入乾淨紗布中過濾取汁15c.c.。

    2. 將天花粉、麥門冬和水放入鍋中,以大火煮滾後續煮5分鐘。

    3. 將生蓮藕汁放入煮好的藥湯中即可。飲用時可依喜好,適度加入冰糖調味。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8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58歲的李先生,7年前確診胰臟癌第四期,轉移至腹腔與肝臟,醫療團隊預估僅有半年存活期,沒想到在積極化療下,為自己爭取了更多與親人的相伴時光。一轉眼就7年,當時唸高中的孩子也已經生兒育女,病情仍受良好控制。胰臟癌早期難察覺 症狀讓人跑錯科易延誤就醫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暨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步入更年期 身心狀態一一來襲女性在四十歲尾聲步入更年期,卵巢功能開始退化,雌激素分泌逐漸降低,容易面臨許多症狀,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醫師表示,常見包括熱潮紅、盜汗、失眠、脾氣改變、記憶力衰退,情緒低落等症狀。但進入更年期後幾年,過了60歲的症狀則會以健康方面的影響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骨質疏鬆是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會得到的疾病,但不痛不癢的骨鬆,常是在嚴重骨折後才被察覺,高雄榮總復健部主治醫師劉亦修表示,骨鬆骨折會經歷三部曲,多數先手腕骨折,其次為脊椎,最嚴重則是髖關節骨折,臨床上有多數患者都是出現髖關節骨折而住院手術,才發現自己有骨鬆,積極治療。劉亦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夏天你是否輸給了自己?粗胖的手臂、渾肥的大腿和突出的小腹,沒有曼妙的身材,讓你只能東遮西藏、無法穿著誘人的比基尼或展現陽光氣息的小短裙。別讓懊惱持續到明年!還在為脂肪困擾嗎?整形外科倪宗聖醫師建議,不妨可以嘗試抽脂手術,冬天修復、夏天就可迎接玲瓏雕塑的好曲線!優點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