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癌化放療結合「癌因性疲憊症」治療 減低副作用

口腔癌化放療結合「癌因性疲憊症」治療 減低副作用

【NOW健康 陳盈臻/桃園報導】口腔癌是我國男性大敵,發生人數和死亡人數均高居癌症排名第4。患者接受化放療時,易因副作用而使體力流失,最後無力完成整體療程。醫學期刊《癌症研究與臨床腫瘤學雜誌》近日刊登我國最新醫學研究成果,內容指出,化放療搭配「癌因性疲憊症」治療藥物,能降低貧血、厭食等副作用發生,維持生活品質。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我國2016年新增7,805名口腔癌患者,死亡人數2,936人,研究發現,相較先化療再放療或是先放療再化療,「化放療同步進行」最能提升治癒率,但副作用和治療毒性也最大,易造成身體不適,後續的生活品質與療程都可能受到影響。口腔癌當中以鱗狀細胞癌占最大宗,女性達9成、男性更超過97%,患者能否完成完整的化放療療程,攸關治療存活率。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團隊進行隨機、雙盲及安慰劑對照試驗研究,發現鱗狀細胞癌患者,在放療與化療同步進行期間,搭配「癌因性疲憊症」治療藥物,能降低嚴重的癌症治療毒性,包括:貧血(藥物組0% vs. 安慰劑組12.5%)、嘔吐(0% vs. 25%)、肝功能異常(0% vs. 12.5%)。此外,生活品質的惡化也獲得控制,其中頭頸部疼痛的發生率減少71%、食慾不振減少60%、進食困擾減少60%。

 

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92%癌友患有「癌因性疲憊症CRF」,4分之1已達中重度的程度。由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台灣腫瘤護理學會合編的《癌因性疲憊症治療指引》指出,當癌疲憊惡化到中重度程度,適度藥物介入便成為必須,包括類固醇、精神刺激藥物、蔘類,及擁有處方藥藥症的黃耆多醣注射劑。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首支台美合作疫苗核准進入臨床試驗!全球疫苗競賽,食藥署日前進行審查,公布高端公司COVID-19疫苗有條件核准第一期臨床試驗計畫。這是首支台美合作的新冠肺炎疫苗,將是台灣第3支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首支台美合作的新冠肺炎疫苗 有條件進入第一期臨床食藥署表示,考量COVID...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因為蔡英文總統宣布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以及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規範,引起各界的討論。相信許多民眾都會擔心甚至恐慌,我們每天都致力於更美好的生活,對飲食也都越來越講究,不過我們卻仍然每天吃進許多食品添加物,這些對於身體健康會不會造成危害?快來看看衛生福利部南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四歲小男孩,剛上幼稚園後被老師發現講話口齒不清,建議家長尋求復健科醫師專業意見,經過發音評估及語言發展篩檢測試,確診罹患構音異常症,後續安排兒童接受語言復健治療,已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否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家長、老師、小孩都戴著口罩,讓小孩看不到大人的嘴形和聽不清楚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因為蔡英文總統宣布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以及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規範,引起各界的討論。相信許多民眾都會擔心甚至恐慌,我們每天都致力於更美好的生活,對飲食也都越來越講究,不過我們卻仍然每天吃進許多食品添加物,這些對於身體健康會不會造成危害?快來看看衛生福利部南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