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癌頭號殺手! 戴口罩不能防口腔癌,這件事可以

口腔癌頭號殺手 戴口罩不能防口腔癌,這件事可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嚼檳榔是國人罹患口腔癌的主要原因,「檳榔子」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檳榔中的粗纖維、檳榔鹼、檳榔素、多酚化合物等成分,會經由嚼食在口腔中引起硝化反應,產生亞硝基胺造成細胞損傷,導致口腔、咽及食道等部位逐漸產生病變,如果癌前病變不予以治療,最終則導致癌症發生。

嚼檳榔不只致癌 還會造成免疫力下降

一般人以為嚼檳榔會致癌,但其實在罹患癌症之前可能已先面臨牙齒磨損、牙周病變,檳榔的粗硬纖維也會磨損黏膜易導致口腔潰瘍,加上檳榔中的多酚類成分刺激膠原蛋白在口腔黏膜下堆積,導致口腔黏膜僵硬(纖維化),且檳榔成分(檳榔素、多酚類)在嚼食過程,會產生亞硝胺、活性氧引起局部微環境的炎症反應,致使細胞或組織損傷產生病變、最終形成癌症外,也會抑制T細胞(免疫細胞)活性,降低免疫作用細胞功能。

當口腔黏膜僵硬(纖維化)時,將造成張口困難,除了無法正常的吃飯,患者也感到味覺麻木,口腔黏膜常有灼熱與刺痛感,尤其是在吃辛辣食物或是酸味等刺激性食物更為明顯,又因為張口困難,口腔清潔不易導致蛀牙、牙痛及牙周疾病隨即而來,更辛苦的是,無法張口進行檢查、治療牙齒,進而影響生活品質,也因嚼食檳榔所產生的物質,造成免疫力下降。

依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5年癌症登記資料,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率第4位,每年約有3,000多人死於口腔癌,7,000多被新診斷為口腔癌。

防疫又防癌 3攻略降風險

使用檳榔是我國口腔癌個案發生的主要原因,研究資料顯示嚼檳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建議戒嚼檳榔即可降低口腔癌症威脅。

近期因肺炎疫情,進出醫院或是在密閉地區、人潮較多地區若有戴上口罩不易嚼檳,建議儘早戒檳,國民健康署提供以下輕鬆戒除檳榔3攻略,戒出防疫力、趕走口腔癌:

一、     善用代替品:想嚼檳榔時,可以來個口香糖、喉糖或蒟蒻干等,透過咀嚼替代品,逐步達成戒檳榔目的;嚼檳者的家人也可以準備嚼檳者喜歡的替代品,在包裝上寫上有趣的字句,可激勵、強化嚼檳者戒檳意志力,更可增加家人間互動情感。

二、     轉移話題:多數嚼檳者吃檳榔的原因是無法拒絕他人勸食,此時可藉由自我解嘲、轉移話題或是換成邀請朋友吃口香糖等替代物來拒絕檳榔。

三、     轉移情境:改走不會經過檳榔攤的路線、遠離嚼檳情境、到戶外散步運動,戒檳同時配合培養運動習慣,可以使身體更健康、緩解壓力,增強免疫力!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嚼食檳榔有害健康!

【延伸閱讀】

他肺癌第四期 靠PD-1抑制劑達3年以上存活

疫情來襲!守護心血管患者 學生團隊開發LINE「好心鄰」AI

眼壓正常也會青光眼! 眼科醫師王孟祺籲這些族群要注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目前很多國家為減少醫療疏失,多已使用GS1條碼,而所帶來的好處還不只是避免了醫療糾紛,還可減少醫材與藥品的浪費;中華民國商品條碼策進會推廣處市場開發部經理林佩瑩指出,荷蘭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針對藥品及醫材全部實施GS1條碼政策,使得該國醫材與藥品就節省了約有一億歐元。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生殖器傷口潰瘍,常因無痛且大多不做治療就能自癒,容易使人忽視,小心這是梅毒初期的典型症狀!若發展成第二期的全身性皮疹,仍不好好治療,可能會轉變成晚期神經性梅毒,或通過胎盤感染胎兒,造成先天性梅毒或畸型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檢驗室醫事檢驗師李蘭蕙指出,梅毒是由血液、體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很多人都有鼻子不通的問題,但若是長時間鼻子不通,就要小心了,可能有大問題!臨床上,有一名中年婦人,就是因為有長期鼻塞的困擾,她原以為是一般的鼻炎,不以為意,直到病況嚴重,進一步到光田醫院就醫,才發現竟然是鼻腔內有淋巴癌。收治該名婦人的光田醫院耳鼻喉科劉耿僚醫師指出,這名婦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出現全球首例H6N1病例!一名居住於中部的二十歲女子,五月初出現流感及肺炎症狀,經由疾管局以基因定序檢驗確認有H6N1流感病毒;該病例在住院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已經康復出院。疾管局表示,該名女子是在一家早餐店工作,未曾出國,也沒有禽鳥接觸史,在五月五日出現發燒、咳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